从陶水田模型看东汉时期大理农业的发展
原标题:从陶水田模型看东汉时期大理农业的发展1990年5月,大理州制药厂在大理市下关城北施工时,发现了一座东汉纪年砖室墓,部分随葬器物和陶器残片已被挖出。大理州文物管理所得知消息后,于1990年12月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共出土了包括陶瓷器和金属器在内的60余件文物。其中一件陶器为陶水田模型:泥质浅灰陶,圆盘形、直璧、宽沿、沿向内倾,大平底,底部边缘作4个方突形短足,盆中央隔有一桥形堤,断面呈T字形。堤埂中央留有一方形出水孔,孔一边设有V字形水闸。中央堤埂一分为二:一半代表池塘、一半代表田坝。池塘内捏塑有荷花一朵、荷叶两片、田螺两个和胡子鱼、扁头江鳅、水母、小鱼各一。通高8厘米、内口径52厘米、沿宽4厘米、底径54厘米、壁厚1.3厘米。此件陶水田模型现存于大理州博物馆。据考证,该座墓葬的主人可能是落籍边疆的汉族移民。
陶水田模型又称为陶池塘模型或者陂池水田模型,多为随葬品。在我国的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都有出土,云南境内的呈贡、嵩明、通海以及大理都出土了东汉陶制水田模型文物。通过这件陶水田模型的出土,可以略见东汉时期大理农业的发展状况。随着宾川白羊村遗址的发现,遗址内碳化稻谷的出土进一步证实了大理是云贵高原上较早种植水稻的地区之一,也说明了早在新石器时期大理的先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到了东汉时期,中原地区先进的农具和技术传入大理,大理的农业进一步发展。
水稻种植对地形和气候、水资源的要求都较高,在洱海区域特别是苍山到洱海的狭长区域内,先民们利用先天的地形条件进行开发,建造梯田进行耕种,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经验建造陂池进行蓄水,一般建造于山坡上或者高地上,干旱时用来解禾苗用水、涝时以蓄水减涝,后来发展成为今天的“水库”。这件陶水田模型里的有荷叶、田螺、胡子鱼等水产动植物的池塘正是指代大理东汉时期的陂池,即水库的“雏形”。水池和田相隔为一道矮坝,在坝中底部有宽2厘米、高1.5厘米的泄水口,出水口处有一灌溉池,池有出水口两个,与田相连,水库出来的水经过灌溉池灌入田中。闸门打开,引水灌溉,闸门关闭则蓄水储存。这说明了东汉时期的大理人民已经可以灵活利用苍山水进行灌溉;陂池和闸门的修筑,改变了人们靠天吃饭的传统耕作和灌溉方式,扩大了垦田的耕种面积。在洱海周围,水资源丰富,出产的田螺、鱼类等水产动植物较多。池中栽藕、养鱼是当时陂池养殖的主要副业,同时也有部分为陂池水塘的自然产物,如泥鳅、田螺等,这些副业对改善人们的生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水产成为了人们的副食品之一。
农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同时期出土的一些文物中,可以见到一些烹煮食物的器皿,大理出土了东汉时期的复合炊具——甑,它由釜和甑组成。这种炊具说明,在东汉时期,人们烹煮米饭的方式由煮变为了蒸——这是建立在水稻产量增加的基础上和以米饭为主食的条件下才形成的,说明了米饭成为了当时人们的主食。(杨枫)
文章来源:云南网:范春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