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网络 发表于 2012-8-30 22:34:16

学术史视界中的白族大本曲

学术史视界中的白族大本曲


形成及发展

是白族古老的戏曲剧种,系由白族的“吹吹腔”和“大本曲”融合而成的。

白剧除有白族艺术特征外,更多的是接受了汉族古典戏曲的影响,与弋阳腔尤为接近,当时汉族戏曲传入当地后,与白族民间艺术相结合演变而成。明初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军进占大理,白族地区划入云南行省。明朝留驻军队实行屯田,同时从内地迁移大批汉民来此屯垦:这样,汉族戏曲随着大量的军屯和民屯移民而传入白族地区。清乾隆年间(1736-1795)开始流行,光绪年间(1875-1908)最为盛行。

1949年后,以吹吹腔为基础,吸收白族说唱艺术大本曲的曲调,加以发展而成为现在的白剧。流行于云南西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所属云龙、洱源、鹤庆、剑川、邓州、大理等白族聚居地区。每逢节日喜庆、迎神赛会和赶三月街等,都要演唱白剧。

唱腔

白剧的音乐比较古朴,唱腔具有高亢激越,豪放爽朗的特点,长于叙事。约有30多种,分多种类型。按行当分,有小生腔、须生腔、摇旦腔、小旦腔;按人物身份分,有英雄腔、抖马腔等;按感情分,有哭腔、苦腔等;按节拍唱法分,有平腔、高腔、流水板、垛垛板、一字腔等;按曲名分,有阴阳板、二簧腔、风绞雪、七句半、课课子、扣扣板等。唱词格式不同于汉族戏曲的唱词,基本上是“三七一五”的白族民歌“山花体”,即每节唱词为四句,前三句七字,第四句五字。唱时无伴奏,用唢呐吹奏过门。过门曲子都比较长,变化复杂,除为舞蹈伴奏外,起着延长唱腔内容和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伴奏分文、武场,文场过去一般只用琐呐,近年来加了三弦,唢呐主要用于吹奏过门,演员唱完后都随着唢呐的节奏舞蹈。锣鼓和唢呐配合着使用,主要用来渲染情绪,演唱起来气氛十分热烈。武场则有小鼓、大鼓、小钹、大钹、大小锣等。因白族没有自己的文字,通用汉字,演唱时半汉半白,但仍保持白语声调读音。

表演

白剧的表演基本上属古典程式范畴,规律相当严格。在传统剧目中,一个人物从出台到下场,有一整套专用的完整程式。舞蹈有“跳场”、“杀场”、“游场”等不同行当的固定程式,舞蹈都统一在唢呐的节奏中。舞蹈节奏鲜明,饶有古典风味,还讲究武功。

行当

白剧的角色行当齐全,分工细致。生分老生、须生、小生、英雄生(武生)、花生(风流小生);旦分老旦、正旦、花旦、苦旦(青衣)、武旦、摇旦;净分黑净、红净、大花脸、二花脸;丑分大丑(袍带)、中丑(方巾)、小丑(旗锣伞报)。这些行当各具性格特征的步伐,步伐与唢呐旋律一般总是相适应,所以步伐舞蹈性特别浓,并讲究手眼身法步,有许多严格的法则。如手的部位,有“生齐肩,旦齐胸,小丑抓磕膝,花脸抓破天”的歌诀。


行头

从服装上看,白剧的行头,历来都很讲究,并具有白族服饰的特点。服装是一般戏曲通用的明代服装,但也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妇女一般穿本民族服装,正面人物一般着蒙古式毡帽(原因可能与元蒙入主中国有关),帽顶插一枝短羽翎,反面人物插戴长羽翎的盔头。


脸谱

白剧的净、丑两行,均有不同的脸谱,包括整脸、白抹脸、花脸、三块瓦脸、兽形脸、鸟形脸,色彩有红、黑、白、蓝、紫五色,笔调粗犷,图案质朴,着重突出人物性格。


剧目

白族的剧目比丰富,已知有300多个,见到文学本子的有七、八十出。大多系根据汉族历史故事改编,取材于《三国》、《列国》、《说唐》、《杨家将》、《封神榜》、《红楼梦》等;另一类则是反映白族历史、传说和生活的剧目,如《血汗衫》,是产生较早又最为当地观众熟悉的剧目;《牟伽陀开辟鹤阳》,叙述牟伽陀为解救白族百姓的苦难,率领弟子来到一片汪洋泽国的鹤庆,疏导积水,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这是一部大型武戏,长达79场,剧中人物有天上的仙佛神将,海里的鱼精虾怪,人间的黎民百姓,不算龙套,就有80个之多,非常热闹精彩。此外,还有《火烧松明楼》、《杜朝选》、《渔樵耕读》、《赵龙观灯》、《石三告状》、《蔡雄过年》等。另外,还有现代剧目《花田坝》、《夫妻竞赛》、《苍山红梅》等现代剧目。</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术史视界中的白族大本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