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人在 发表于 2013-4-10 23:55:11

梅雨季节,出击抗过敏

病例:患者男性,12岁,病史五年。主要临床表现:鼻塞、流清水样涕、喷嚏,季节性不明显,但到夏季或较潮湿的地方症状较重。遇冷空气、刺激性气味及辛辣食物易发作,晨起明显。查体:鼻粘膜充血、水肿,双侧下鼻甲肿大,鼻中隔无明显偏曲,双侧鼻腔有少量清水样涕,双侧鼻腔未见新生物。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屋尘螨(++)屋尘螨特异性IgE:II级,鼻分泌物涂片检查: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及上皮细胞少许。
从这个病例的特点来看,患者虽然是一个儿童,但病史比较长。从症状和检查来看,考虑为慢性鼻炎,但具体是哪个类型的鼻炎则要仔细分析。
慢性鼻炎是一大类疾病,它们的表现不一,分型复杂。但总体而言,慢性鼻炎可分为3大类:即①感染性鼻炎;②过敏性鼻炎,和③非过敏性鼻炎,包括原发性鼻炎、药物引发的非过敏性鼻炎、激素引发的非过敏性鼻炎、其它原因引发的非过敏性鼻炎和职业性鼻炎等。本病例进行了一系列变态反应学检查(包括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以及鼻分泌物涂片检查)结合其病史和鼻腔所见显示符合过敏性鼻炎,诊断为过敏性鼻炎。
全球范围内,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约为17%,我国十五期间流行调查显示:中心城市过敏性鼻炎自报患病率约为11%,估计实际患病率在5%左右。据此推算,全国过敏性鼻炎患者人数保守估计也达到5-6千万。我国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在7-20%之间,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与年龄有很大相关性,4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为4-6%,而到6岁时,医生诊断的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可高达40%。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主要有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辅助治疗和宣传教育四部分构成。
首要步骤是避免接触过敏原。有资料研究表明,避免或减少对过敏原的接触可有效的减轻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并减少药物治疗的药物用量。应采用何种治疗都必须尽量做到少接触致敏原,虽然绝大多数气传过敏原不可能完全避免,但减少接触是治疗策略的必要组成部分。
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的治疗手段,药物的选择应是各类型药物的同时进行,因为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治疗所有的症状。目前,抗组胺药因可消除症状已作为高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具有控制喷嚏、鼻痒和流涕等鼻部症状,同时还可有效控制由于过敏性鼻炎引起的眼部症状,如流眼泪、眼痒、眼睛发红等。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克服了第一代药物的中枢镇静作用,是国内外权威诊疗指南一致推荐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首选,应用范围更加广阔。另外,鼻用皮质类固醇(鼻喷激素)也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最常用的有效药物之一。近年上市的抗白三烯类药物孟鲁司特钠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作用已得到肯定。其他药物还有,减充血剂,抗胆碱药,肥大细胞稳定剂等。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综合使用鼻腔内或系统使用抗组胺药、激素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将有助于疾病的改善。
免疫治疗方法是目前各种过敏性鼻炎治疗方法中唯一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方法,在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上的益处已得到了广泛的证实。免疫治疗主要有皮下及舌下两种给药途径。出于安全性考虑,免疫治疗通常不应用于5岁以下的儿童,而舌下免疫治疗则更适合于儿童,其治疗的顺应性更高。
过敏性疾病的发展过程往往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医学上将这个过程形象地称为“过敏进行曲”。也就是说患过敏性鼻炎的儿童很有可能在婴幼儿时期患过湿疹和/或食物过敏。如果过敏性鼻炎不及时治疗或控制不当,这些儿童则很可能会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发展成为更为严重的过敏性哮喘,影响孩子的一生。由此可见过敏性鼻炎的及早诊断、及早接受规范的治疗刻不容缓。
欲了解更多过敏知识请上儿童过敏之窗http://kids-allergy.ci123.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梅雨季节,出击抗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