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讨厌心灵鸡血
前两个月豆瓣上有篇《我为什么憎恶心灵鸡汤(上),(下)》 ,题主用洋洋洒洒数千字批判了鸡汤文化,大概正好迎合了当下反鸡汤潮流,振臂高呼的声讨一时间吸引了无数站队的群众。到底是哲理故事、心灵感悟、迷药成功学、灵修畅销书还是情感砖家的语录段子?可能是对鸡汤的定义模糊,作者到后来也因为自己举的例子陷入了自乱阵脚的境地。当然,这并不重要,因为很多人看的都是立场,只要观点站在自己的一边,便举起双手摇旗呐喊,在不经意之间让作者强调的中心思想“独立思考”,成了最讽刺的一笔。
始作俑者的美版鸡汤长什么样?比较贴近的就是《读者》的文章,从亲身经历的故事里提炼出一条金玉良言。不能说没有价值,有时它也的确能起到体恤心情的作用,只是更适合快餐阅读。看看就好养生无益,你的生活不会因为鸡汤发生改变,该跌倒的时候还是跌倒。
如今鸡汤文遭人厌弃也不无原因,它已经慢慢演变为了子虚乌有、断章取义的小故事,为了讲道理而讲道理。“鸡汤正能量”如同地摊上的祖传秘方,让人眉头紧蹙自行绕开。
如果说温情鸡汤文对你说的是“宝贝别难过啦,吃糖”,那励志鸡血文说的则是“看我不给你一鞭子”。有时那一鞭来得爽多了,诸如《每天学习8小时以下都是不道德的》、《一天连十万字都读不到的人是没有出路的》、《你只要行动起来,就不会再哭了》、《当我在荒废时间的时候有多少人在拼命》、《学习就是一件要耐得住寂寞放得下欲望舍得享乐的事》……引发群众羞愧的同时又激发起昂扬斗志。相较于转发心灵鸡汤勇敢自黑,高大上的鸡血文比15元起豪华午餐还要赢得民心,动辄就被上千人推荐点赞。
鸡血文和鸡汤文从表面来看背道而驰,但实质影响好像也无甚区别,概括起来就是——见效快、受众广,还特别洗脑。
一开始我没把这当回事,在我看来大部分人都有常识性的分辨能力。直到某天我点进某网站热门推荐的一篇讲时间管理的文章,才发现自己未免天真了。文章讲的是利用工作以外的8小时,刷一下留言满是“是啊是啊”的感慨,醍醐灌顶地意识到自己荒废了多少青春,难道就没人用脚趾头想想自己每天到底有多少自己的时间?哪怕8小时只是虚数,那也和普通人可支配的时间相距甚远吧。拿我来说,工作和上下班就占据了24小时的半壁江山,再刨去睡觉吃饭等必需消耗的时间,真正能利用的顶多也就2小时而已。求每天只上半天班的工作……
看都没仔细看你点个毛赞?
不知道传统的教育方式和不假思索就全盘接受是否有潜在的联系,一个标准答案的模式确实省却了麻烦,但也让不少人懒得去质疑权威,甚至把既定的观点强加在他人身上,比如女人最好在30岁前生孩子,又比如你要是不结婚将来谁照顾你啊。这种思维方式太容易把事物简单联系在一起,自以为居高临下地看透世界,比如东西方人不一样都是体质问题,这个社会好不了了全是体制处在的错。
我们常常拿三观调侃,但现实生活里它好像只是存在于政治课本里的概念,而我们有的基本只是建立在经验、情绪之上的观点,似乎随时都处在可更改的状态。今天我看到某白领过劳猝死的微博——要好好珍惜生命[蜡烛]。明天我看到雅思8.5分经验分享帖——再不发奋就老了[许愿]。
鸡血文的总分总结构似乎也特别具有说服力,先抛出一个现象(总),再给出多个实例(分),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总)。高考作文的经典格式至今为人俯首帖耳,而且总结出的经验和智慧让人受益匪浅,那些网络公知和写手们简直是新时代的活雷锋有木有!
然后“雷锋”就开始卖书了。既坐享德高望重的美誉,又能用仅售29.8元的处世哲学普度万众迷惘青年,何乐而不为呢。
不能说这些人生导师们纯粹是为了利益兜售哲学的,只是在事业上小有成功又有语言组织能力的人也难免夹带炫耀的私心,你能保证他们奋笔疾书没有被虚荣心驱使?若是无人鼓掌膜拜,还有几个人能有无穷鸡血笔耕不辍?
另一部分鸡血大师们大概是自己劳碌又见不得人犯懒的小领导,或者是少不更事又听闻身边不少牛X案例的中二少年。动不动挥起理性的小皮鞭,将高效能人士作为冷森标杆,以怒其不争的姿态教导人改邪归正。
勤勉,有时不过是比别人多两张证,知识用不上的就没有实际的价值,得不到回报的焦虑反而让人很容易陷进“怀才不遇”的心境。那些导师会不会在日后后悔用鸡血搏命还需要时间的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是不会为你走火入魔的功利心和提前透支的操劳身负责的。
神棍们都很厉害的,当他们言之凿凿地传播“真理”,如果身边没有人和探讨,你或许真会为这种“强大”的自信和“传奇”的人生履历所收服,进而怀疑起自己的认知的。你相信神棍不是因为这诡异的磁场,而是他们的话语里必定包含一些正确的东西。然而在“全都”的判断句背后,玄虚的理论和谬误的价值观转移和模糊了重要焦点。如果你要去伪存真,求证那些判断句的时间成本太高了。个人经验谈至多只能给你做个参考,因为每个人的性格、经历以及遇到的际遇和环境等因素是不同的。
规划好的人生等于买了保险吗?
尽管见效快,但鸡血实际影响甚微。就像那句热血沸腾的“从明天起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泪]”,所有的努力只是反复燃起的心志。很多时候,在延迟行动后,情绪便成了行动的替代物。一天背50个单词,是人都可以的,过两年就变成英语无压力的社会精英了。还没开始学画画,先买上一大堆的工具和书籍,目标近在咫尺的幻觉太容易制造了。
拖延、懒散、爱幻想是人类的普遍共性,或者说认为自己是这样的,受众面之广由此可见。但有时拖延的背后是你不想做这件事,或者说你潜意识觉得做这件事没有价值。励志的主题虽然能暂时挽回一点战斗值,可终究治标不治本。真心想做的事,似乎也不需要靠外力来驱动吧。
不过鸡血文也有其存在价值,在经历挫折时,至少人们能把失败归咎于不努力,不管怎样也好过接受一个注定平凡的自己;在面对将来时,又能用“成功就是努力的累积”、“人生幸福在于规划”来安抚自己对未知的恐惧和不安。现在就连大学门还没进的小朋友,都已经发愁起如何做出理性的人生规划了。
规划听上去就很有吸引力:那些混日子、在低收入线挣扎的人缺乏规划;事业有成的富豪不仅擅长规划,还有着超前于时代的洞察力。目光不局限于当下已然是成功人士的基本特征——你觉得成功人士会把自己草率行事的投资失误告诉你么?你又清楚屌丝的内心深处没有对未来没有期望和规划?当然,对此学术帝也有另一番见解——富人和穷人本身智力水平,但稀缺感的存在似乎制造了狭隘的视野。它在帮助人们专心于紧急问题的同时,也使目前位于次要地位的差事和愿望变模糊。
那次和同事聊到二胎政策,成长在多子女家庭的马来西亚姑娘说,生一个和生两个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其实是差不多的,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总是想太多。如今,“想太多”快成了大众的头号心病。宝宝牙还没长,已经在琢磨选什么学校,报什么兴趣班,买哪里的学区房,要是生的是儿子,还得考虑将来存多少钱才能给他买婚房。当然啦,在养老、福利等目前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不需要为未来担忧的只有土豪。但是我们的规划真能有这么远大吗?¥这家伙会永远像现在这么坚挺吗?银行存款一夜贬值也不是天方夜谭啊。
题外话聊聊上进心
上进行好像总是和对未来的规划有着微妙的联系。在不少女生的择偶要求里,上进心是无法跳过的必选项,它代表了某种品质的保证和未来的潜能。这个词不展开说显然难以界定,你可以说是认真靠谱可以依靠,也可以说是拥有更多社会资源的可能。假如把上进心单纯理解为有事业规划的话,那衡量它的KPI无非是和工作、职位、收入挂钩的。
现在说起工作,退休的长辈们回忆起的是那时每天一早骑着自行车开开心心上班的场景,尽管当年大锅饭的年代物质匮乏,但每个人都过着差不多的生活,也没有因为攀比产生失衡心和欲望催逼的压力,反而有种脚踏实地的笃定感。
职场里的年轻人则面面相觑地为各自的工作焦躁忧心。做得好,老板看不见;做得不好,全是你的错。你被指派去做事,得不到支持;你要试图改变,又被别人腹诽。时间久了,难免积攒了一肚子苦闷怨气。一位伯伯语出惊人:工作是回报率最低的。你为家庭付出10%的精力,得到的回报可能是100%,你为工作投入100%的精力,几乎很难得到100%的获益。
结论是:就用一种玩的心态对待工作吧。实质的意思你应该能明白,不要把工作和别人的评价当做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准,较真的心态难免患得患失,生活中有太多无法把握的因素,尽到自己本分就够了。你是不是觉得长辈的这番话挺没有上进心的?人家退休前其实也是银行的高级管理层,在副市长底下做过事。
好吧,这么一说我又落入了鸡汤的套路。关于上进心,还是保留开放的观点为妙,大家自己去寻找答案吧,毕竟每个人满足的点各有不同。我爱写诗,你爱喝酒,写诗的不要怪喝酒的没上进心,喝酒的也不要怪写诗的不懂享受,站在平行线远眺会比较美。(来源/妞博网,文/剩态度)
我为什么憎恶心灵鸡汤?(上):http://www.timetimetime.net/yuedu/19542.html
我为什么憎恶心灵鸡汤?(下):http://www.timetimetime.net/yuedu/19543.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