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隔壁邻居”
在上海这个城市成长,往昔的日子里,除了家人,平时最熟悉的,便是隔壁邻居了。在那时,上海人家的“隔壁邻居”称谓,是一种亲和。“阿拉是隔壁邻居。”这样的说法,往往便套上了近乎。上世纪70年代,上海人家还集中聚居在石库门弄堂里,即便是新公房,也是合用的厨房和卫生间。在那种几乎是零距离接触的生活状态里,上海人在邻里的亲和里,还是极力刻意地互相保持着一种距离,而这样的距离,又是为了保持亲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公用厨房里每家的煤气灶上各自点着电灯泡,电线从自家的小火表上引出来,只要你走进厨房间,不管里面灯火通明还是黑灯瞎火,自家的灯泡一定要先开亮。这盏点亮的灯泡在告示:我是用自家的灯光,一点没有要借光的意思。经常是,厨房里,隔壁邻居的张家跟李家在议论王家的事情,倒不一定在说什么坏话,只是背后议论,当面不说,背后乱说,犯点毛主席批评的“自由主义”,忽然,隔壁邻居王家的厨房灯亮了,打住,来得及;王家的人进厨房,张家李家都已恢复常态,一点没有窘迫。这种未见其人先见其灯的生活经历,隔壁邻居们都觉得很好。
同样的状况,后来扩展到公用楼梯灯,公用卫生间灯,公用走廊灯……在那时,低支光的灯泡在上海很紧销,那种经济灯、节能灯、5支光的小灯泡、8寸日光灯……五花八门,大行其道。
这种隔壁邻居之间的径渭分明,追根寻源,来自上海人的人际头脑里的一根筋——距离感。这种距离感并不一定是冷漠和“不搭界”,更不是矛盾纠纷的最终结果,恰恰相反,这是上海人在处理人际关系里一直希望避免发生矛盾与纠纷的预警和防备,一种在利益上的彼此公平合理的分摊和分享,在相对低水平的生活环境里和睦相处的最佳公式。这在当时几乎是全上海市民阶层达成的共识。这很不容易。它可以看成上海建设现代文明社会的最初基础和思维的雏形。
这种现代文明社会的最初基础和思维雏形还表现在距离感的一张一弛,客气至上,和“来而不往非礼也”的传统思维。过去,上海人家在煤饼炉上炖得最多的是一只铜吊,也就是水壶。上海人向来精打细算,他们不会用沸水来洗脸洗脚。他们在煤饼炉子上将水烧得半开,一天里最后一只煤饼烧光的时候,家人洗梳基本完毕,热水瓶灌满。如果多了大半壶开水,会主动跑到隔壁人家去冲进别人家的暖水瓶里。经常有张家阿婆给李家阿婆灌满了一热水瓶开水的事情。
隔壁邻居有一点响动,大家都听得见。真的到了要相帮的时候,不声张,隔壁邻居也觉着。隔壁邻居容易记情,不大记仇。这样便做得下去隔壁邻居。(来源/腾讯大家,文/程小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