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男的魅力
试想这样一幕情景:男人向女人深情告白,情真意切,连他自己都有些感动,待他表白完毕,女人无限真诚的回复他,“真的,你是一个好人!”他或许会有那么几秒钟的愣怔,若他情商正常,他困惑的就不应该是“真的,你是一个好人”的意思,而是为啥自己竟然没有察觉“我在她心中仅是一枚好人?!”在女人这方面,“你是一个好人”的褒奖,即便发自内心,却又包含无限遗憾。遗憾似乎是注定的,无法弥补。最近王全安的电影《团圆》里,秀娥和老陆这对患难夫妻,风雨同舟几十年,对两人之间夫妻情分的定义,秀娥说的是“他是一个好人”。当年被迫离散的丈夫陈燕生从台湾回来,想要带走她,在情感上,她没有片刻的疑虑,想要跟陈燕生走。
关于老陆,这个帮她养大她和陈燕生的儿子、又屡次阻止她自杀的男人,她想的是怎样进行物质上的补偿。都说好人有好报,但“好人”吧,奇怪的,与爱情绝缘。爱情世界中,最远的距离不是“你这个混蛋!”不是“我是眼睛糊了鸡屎,看上了你这个大大大骗子!”不是“你去死!”不是“滚!”而是“真的,你是一个好人!”
推荐阅读:姑娘为啥爱“大叔”
所以,爱情中的男人,一旦贴上“好人”的标签,可说胜算就很小了,就算你感动全中国也没用。心动是个神奇的事,不动就是不动,电击也没用。倔强的男人会反抗这个标签:幽怨版“难道我在你心目中只是一个好人?!”想不通版“别再说什么好人,我他妈不想当一个好人!”
也难怪人家会心碎,通常,在女人能说出“你是一个好人”时,两人的关系至少可以算得上“熟人”了,认识了一段时间,有过一些波澜不惊的往来,或许还一起经历了某些事,这些交往一方面佐证了他确实“是一个好人”,但这过程又给男人一种错觉,以为女人和他的感受在同一个调频。到最后,男人以为“哦,这就是传说中的默契了”,女人却甩出一句“你是一个好人”,以一种真诚却杀人不见血的残忍,划清界限,决绝的撇清所有男人自以为的默契。
被定义为“好人”的男人,除了真相大白后最初的惊愕和羞愧,想必还会有一种被侮辱的愤怒。这屈辱感当然来自“好人”这个标签。 “好人”是没有性别的,没有性别,也就意味着没有男女之间的引力磁场。“你是一个好人”与“你是一个好男人”虽只差一个字,但意蕴迥异。对于表白被拒的人来说,“好人”的恭维与其说聊胜于无,不如说居高临下给你颁发了个安慰奖。
毕竟,爱情本身是内心的审美活动,关乎道德,但道德只是底线,致命的吸引来自于心智上的愉悦。当女人说“你是一个好人”时,也基本在说“你是个无趣的人”,这种语境里的“好人”,等同于一种缺陷,就像健康食品,“好人”通常都既单调又没意思。武大郎是“好人”吧,有自创的生意品牌,武大郎烧饼;有房产,临街一栋两层小楼;有背景,兄弟是名震一方的打虎英雄,但潘金莲不惜毒死他来换取自己邪恶的快感。包法利也是一个“好人”,可妻子爱玛为偷情债台高筑,把他们的房子都抵押了。还有安娜?卡列尼娜的丈夫,亚历山大?卡列宁,其实也算一个好人,裘?德洛版的卡列宁更是绝世好男人,好到在家里安排安娜与沃伦斯基见面,还抚养妻子与情人的私生子。这几位“好人”命运的共同点是,妻子都背叛,奔向“渣男”的怀抱。
有趣和“好人”似乎天生敌对。两者比较,如同“媚”和“美”的区别,前者是流动的,后者是静止的,千篇一律的。中国素来有才女配“渣男”的传统。“渣男”用易中天先生在《中国的男人和女人》中的分类,属于“奶油小生”,这类人从文学人物许仙、张生,扩展到现实版的司马相如、元稹、冒辟疆、胡兰成等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女人们也都鼎鼎有名,薛涛、董小婉、张爱玲、萧红,这个名单可以列很长。
世人总在质疑,为什么“渣男”总能吸引到优秀女人?或许答案便在有趣吧,就是那句大俗话,男人不坏,女人不爱。麦克尤恩小说《追日》中,科学家别尔德对薯片这类垃圾食品的化学成分了解得透透的,“里面装满洒着盐、工业化制作的营养素、防腐剂、水解膨松剂、高效增味剂、酸性调节剂和色素”,但他总迫不及待要接受这种实验室合成的“化学盛宴”的光化性刺激。
和垃圾食品一样,有趣的“渣男”未见得适合过日子,但他们的吸引力,有时就像薯片。再看看别尔德这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吃薯片的心得:薯片“那硬实的不规则表面会略微磨损柔软的肉体,盐和各种化学品会洒落在那里,从而造成一种轻柔而特别的‘痛并快乐着’的效果。”(来源/腾讯大家,文/寇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