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落的古村——顺荡
衰落的古村——顺荡□ 李少军
提起顺荡井,云龙县人们都知道那是古代云龙八大盐井之一,当海盐完全代替井盐之后,顺荡井逐渐告别了昔日的繁华,日益衰落下来,藏匿在大山深处,留下了许多的珍贵文物古迹。
顺荡井作为古代的“经济特区”,是边疆和内地共同开发的产物,它吸纳中外的文化,村内至今幸存的明代梵文碑火葬墓群,是迄今为止云南省境内发现的保存最完整、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一处佛教密宗文化遗址,在国内都已少见。火葬墓群坐落在沘江西岸莲花山的台地上,面积1.5万平方米,共有火葬墓数百冢,现已发掘出梵文碑85块,梵文经幢7座,碑块和经幢全部选用当地的红沙石做成,大小不一,最大者通长1.66米、宽0.56米。碑座多数刻有赑屃、莲花须、白鹤、狮子等图案,碑与底座靠公母榫头连接和固定,碑块分为阴阳两面,阳面均刻汉字,中间直行为死者姓名,一般格式为:“号曰追为亡人××神道”,右边直行“南无六道分身救苦地藏菩萨”,左边行为立碑年月日时,最两侧刻有童子、鱼、伞、宝瓶、海螺等“佛八宝”图案,碑额呈半圆形,正中刻尊胜佛母坐在须弥莲花座上,碑块上还刻有符咒,意为吉祥之所集。碑阴面额边缘刻有四佛四菩萨种子字母,正中刻无量寿佛或地藏菩萨,碑额下方用汉字书写“佛顶尊胜陀罗尼神咒”,其余碑文全部为梵文。经幢为正方形或六角形,有圆形莲花底座和宝顶,通体刻有佛像、图案、梵文经文、死者名字、立幢时间等。顺荡火葬墓地中最早出现的梵文碑为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最晚出现的碑文为明万历元年(1573年),其时间跨度为165年。省、州、县文物保护部门对顺荡火葬墓群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现已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顺荡村境内遗存了众多省、州、县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处美妙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顺荡井兴盛时期,内地的移民纷纷迁到这里参与开发,汉文化与当地白族文化的融合,使当地人形成了同时信仰佛教、道教和本主的习俗。佛教除保存了梵文碑火葬墓群外,还留下大慈寺遗址,史书作了这样记述:“古树花木,四时不缺”,由此可以想象当年佛教在这里的兴盛,可惜的是大慈寺已在文革毁坏。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玄天阁便是道教的物证,该阁位于顺荡古村东侧的山岭上,为三层楼阁,底层全部采用当地产的条石砌成,正中有一道南北走向的孤形通道,又称“城门洞”,上层供俸玄天,是村民开展道教活动的场所。白族一般把他们心目中最崇敬的人作为本主,进行供奉和祭祀,顺荡村子里至今保存着古老的本主庙,里面供奉的主神是大黑天神,每年春节等重大节庆,村民们都会如期举行本主祭祀活动,祈求天神赐予平安、吉祥和财源;澜沧江支流——沘江,被称为云龙的母亲河,顺荡古村正好处在云龙境内的沘江源头上,在与外界的长期交往中,村民们建造了不少的桥梁,现在仍然保存了一批独木桥、藤桥和风雨桥,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彩凤桥。彩凤桥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清代多次进行维修,桥全长39米,宽4.7米,净跨27米,是一座典型的伸臂式单孔覆瓦木梁桥,现已被大理州列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顺荡古村坐落在沘江东岸,距河面80多米,民居均依山构建,历史上最繁华的时期居民达到百余户,现存的民居多为清代建筑,屋基都采用条石支砌,建筑风格多为白族的四合院、三坊一照壁、一正两耳等,设计精巧,布局合理,许多百姓家里至今保留了当年煮盐的老灶,村中的石牌坊、古戏台等建筑已经倒塌,留下了令人心酸的遗址。近年来,顺荡古村不断出现了地陷,多数农家迁移到了沘江西岸,老村子里仅留下了二十多户人家。
顺荡盐井停止开采后,村民从此转为从事农业,古村昔日的繁荣已不复存在,百姓的生活虽然不算过得富足,但顺荡村民依旧留念着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