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nn3kl6 发表于 2014-1-11 22:25:33

软腐病探索与国兰病虫害防治小感

  要是说国兰哪两种病害让兰友最苦恼,恐怕非败拉丝和软腐病莫属了。前者是病毒病,得了就没法治;而后者虽非无药可治,为何还让我们如此苦恼呢?  1. 病从何处来?  人治病,贵在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兰花也是如此。让我们先看看软腐病的来源:国兰软腐病(Bacterial soft rot)为细菌性病害,它的病原是: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Erwivia carotovora).这个结论很重要,确定病原是细菌,而非真菌或其他。危害兰花的细菌性病害共5种,其中危害兰属植物的为4种,危害兰属植物植株营养器官的为3种,分别为:细菌褐腐病、国兰软腐病和细菌褐斑病。这3种病害中,惟有国兰软腐病在书中提到能危害植株假鳞茎,而其病原-欧氏菌也确能引起有些植物软腐。  2. 药是什么?  兰花太贵重,有了病,我们下药治病;没病也要时不时的下下药,防防病。叶子黑尖了,我们用托布津、多菌灵;植株软腐了,我们还是用这些药喷喷了事,但一看,病情止不住,所以下结论:兰花软腐病-绝症!软腐病是细菌性病害,有它专门的治疗药物,就是:杀细菌剂(碱性CuSo4-广谱细菌病害药物,可喷雾使用)和抗菌素(农用链霉素)。当然若能找到专门防治欧氏菌的药物,针对性治疗更强,效果更佳了。而我们常用的一些药物并不一定都对细菌管事儿,就象人也没有包治百病的药呀。用药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下药时间;下药时药液要直接接触发病部位,若药液的沾附能力低,可通过提高其浓度加以改善;同时改善发病环境,辅助治疗。  3. 用药的不良后果  (1) 引起大量非植物病原菌死亡。正如人化疗时,药液不仅杀癌症细胞,也杀正常细胞,使人化疗后变得很虚弱;感冒发烧了,我们慌忙吃抗菌素,歪打正着可能病好了,可药物破坏了肠胃的菌群平衡,病后常常便泌。植物上道理也是如此。化学药物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东西,可以一下解决关键问题,但也破坏了整体平衡关系,引发之后一系列变化和调整,直到再次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2) 污染。如含铜化合物等,对人、植物、动物皆有不良的作用,我们养花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无论是商业生产还是家庭娱乐,损耗健康总是不好。  (3) 引发病原菌抗性变化。刚才说了,破坏一个平衡,会引发新平衡的建立,当然病原菌本身为了生存,也会投身到“建设”中去。这一点可能很多人有切身体会,就是滥用抗菌素的不良后果。  (4) 用对了药,病也未必能除。因为有可能药液并不能与病原菌有效接触,如植物组织内部的细菌。我想起前一阵国兰网上有兰友问为什么软腐病发病后下药、立即分株隔离栽培,仍不见效,最后还是全军覆没;而不再分株有时倒可能幸存一两株,这可能由于病后分株增加了伤口感染的机会,而细菌性病害较真菌性病害更难防治,再次感染,仅对植物体表喷药可能收效甚微。  4. 回到一切的出发点,再次思考  防病胜过治病,综合防治是关键!还是上面提到的,一个平衡被破坏时,我们想尽办法去修补,那我们为什么不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更稳定的平衡,不使之那么容易被破坏:  (1) 植株本身体质的增强。无论从购买还是后期养护,壮苗的抗病力总还是更强的。  (2) 土壤、基质的选用。植株以根为本,土壤、基质是根系的生存所在。说到这儿,我们又要重提刚才那句话,一个平衡网若是由多条绳子编织,必然更不易打破。土壤基质的成分、理化性质决定着其中能进行何样的生理生化反应、决定着何样的菌类可栖息其中,最后也决定着其上植株的类型和生长发育方向。天然土壤看似养分不足、理化性质不佳,但从整体上,其已协调各方元素近乎完美,当然这是从大角度上说。家庭养兰没必要都使用天然土壤,这样做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而人工腐殖土虽不与天然土壤同一成分,但其养分的多样性、对外界环境的缓冲能力也要较单一成分的基质强。当然了,单一成分的基质我们好调控,植株生长发育可能会快些,但是不要忘了,凡事此消彼长,何况若根据正态曲线,高峰位置必然也是不稳定的所在,这个高峰就可以用在植物生长速率上。总而言之,并不好说什么基质最好,不同使用目的,各有所长,人应灵活应用之。  (3) 环境因子要调控。植物发病,要是病原菌,也要有病原菌的发病环境条件辅助。一般冷湿的环境有助发病,这就需要我们急时采取各种措施防微杜渐。  (4) 合理使用化学药物。凡事都有个度,药也是如此,不是不能用,也不能常常用。若是需要打药,就应注意减少其与皮肤接触的机会。而打药的种类,也要相互配合使用,防止单一种类引起病原菌抗性变化。这一点上也体现着刚才所说“平衡”的道理。  总结:遇到问题,我们不能仅仅解决眼前的矛盾,通过深入的了解,往往可以揭开更深层问题之所在,并且触类旁通,将一个道理,充分应用在各个方面及层面,因为很多东西归根到底是合一的,无论是问题,还是解决之道。(作者:梅花王)  (文章参考:陈心启、吉占和先生的《中国兰花全书》,王金生先生的《植物病原细菌学》,并特别感谢我的植物病理学老师启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软腐病探索与国兰病虫害防治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