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栽培:兰花栽培的几个改变
兰花栽培:兰花栽培的几个改变一、栽培基质软变硬。传统栽培基质大多用腐植土、菜园土等,这些植料水分较难把握,得有相当的经验才行,且有的基质还带有某些有害细菌、真菌、病毒,要种好兰花比较难。现在随着观念更新及兰花配套产业的发展,栽培基质推出日新月异,大家较为普及使用和效果较好的是各类颗粒料,甚至碎砖粒、小石子、颗粒树皮等,它们大多经过高温处理,没有有害病菌。当然,为了增加植料的保水性,现在云南境内的一些兰家普遍用颗粒料加少许粟树叶、椰壳、蒿枝杆、花生壳等,既有利于控制分水,还有一定的保温作用和肥力,效果较好。
二、盆器选择大变小。过去传统种植多用大盆,一费植料,二占地方,三易积水,四是土冷,容易肥分残存积累,透气导热性差,造成烂根、烧尖。现在则大多选择10—5号黑塑料盆,大小只要能勉强容纳兰根就行了,盆容小,省植料,少占场地,避免植料积水、积肥,利于透气导热,保持适当的盆内水、气、热、肥平衡,较好的满足兰花生长要求。
三、分株尽量丛改单。古话说“兰喜丛生”,其实不尽然,栽培实践中人们发现丛栽的兰花发苗率并不理想,而价值高的兰花,一苗几万元、几十万元,多发一苗或少发一苗,其经济效益大不一样;且长期不换盆拆单兰株,一大丛兰花中间的根系也会腐烂;另外,一大盆兰花种在一起,若遇病害,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同时,丛植也不利于销售,因为大丛兰花一是能买得动的人少,二是有经验的购兰者不喜欢这样结构的兰花,因为中间的老苗回去一分下来价值大为降低,为此,如欲多发苗,降低栽培风险,有利销售,近几年来不少兰家均把兰花分得较单来种植,且只要能分单者决不丛植。
另外,分单种植还能大大提高兰株的利用率,一株兰株的正常寿命是三五年,到时就会退叶倒苗,如果不把它拆下另植令其萌发新芽,它就也会自然死亡;如拆下另植,则有效的利用了其资源。特别珍稀品种,更是要珍惜每一株兰株的有效利用。
四、施肥有机改无机。有机肥大多为沤制腐化后的草叶、豆饼、鱼虾下脚料等,味道难闻,易带病害,且施用量较难撑握;另外种兰还图个美化生活,如果弄得满室(阳台或庭院)异味,就成“丑化”生活了,为此,近些年许多兰家对兰花主要施用无机肥,选用进口产品或正规农资公司或花木店出售的尿素、磷酸二氢钾、兰菌王、植全、植发、魔肥、花宝等,有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较全,有的富含某种肥分,满足了兰花各生长阶段的需要。
五、水分管理干改湿。 “干兰湿菊”,传统种兰强调控水分,植料水分控制在30%左右,甚至有的一年只浇(泡)三五次水。但前提是盆大、土多且细密,环境空气流动性差。但兰花长期处于缺水状态,不利其生长发育。水是兰株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兰株鲜重的80%左右,是代谢过程的重要原料和介质,在兰花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缺水将影响兰花的各种生理生化活动。故目前大多采用“湿法养兰”,只要植料使用得当(如颗粒料),盆器大小合适,环境通风透气,一两天浇一次水不嫌多,三五天浇一次亦可;经常浇水能使植料气体交换充分和养分得以释放,有利兰花生长。特别在新芽萌发期需要大量水分参与生理生化作用,更是不能缺水,否则容易新苗发育迟缓,甚至形成僵苗。
六、摆放适当密改疏。兰盆摆放的疏密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但近几年来已有不少兰家悟出其中的利弊,在兰盆由密置改为适当的稀疏摆放种植。原因大致如下:兰盆密置一是不利于观察兰花生长情况,妨碍植保操作,二是会造成通风不良,三是兰叶相互擦碰,可能造成机械损伤及传染病害等。
七、兰棚温度低改高。老经验一直强调兰棚温度要凉爽,但在实践中人们发现,适当高温有利于兰花快速生长,使其尽快完成生长周期,长成大苗、成苗,尽快萌发新芽。为此,时下许多兰家都重视提高兰棚温度,在兰棚设计、设备配置、平时的管理上把有效提高和控制兰棚及兰盆温度当作大事来抓。按照多部权威兰花著作上的数据,一般兰花所适宜的温度为18—28℃。但兰棚温度高了,再加如果湿度过高高,极易引起兰花病害,为此,提高兰棚温度种植者在兰花病害控制上就要花较大力气。
八、兰棚遮荫阳改阴。兰棚建设过去过分强调“万物生长靠太阳”,总喜欢让兰花生长在一个阳光较为充沛甚至是强烈的环境中,结果容易让强烈的阳光灼伤兰叶、兰苗,叶色偏黄,品象不好。且光照强烈的兰花着花较多,发苗率偏低。时下不少兰家喜欢偏阴种植,有较的防止了兰花焦尖糊叶,苗水也碧绿清翠,品象较好,同时,还有较的提高了发苗率。
当然,上述改变还得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兰棚环境、兰花品种、经营理念、长期形成的栽培习惯等实际来参考改变、改进,切切不可照搬照操,更不能操之过急,不经过小试、中试就大面积推广,冒进跟风,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如果你兰花已经种得很好了,那就大可不必轻易改变,以免酿成大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