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iij859 发表于 2014-1-11 22:30:32

父亲养兰的大花情结

  家父退休十年,兰龄十余年。退休前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物老师。要说不普通,是因为以前老师评职称不需要论文,而家父在“植物顶端优势”、“无籽西瓜培育”、“瓜类嫁接”以及“植物多倍体的培育利用”等方面深入钻研,一些论文频频见诸《生物学通报》等全国性权威刊物。八十年代中期浙江早熟桃都个小而硬,父亲利用秋水仙素对一早熟桃品种进行染色体加倍,育成了4倍体大型早熟桃品种,在浙江兰溪和建德交界的两县市农民中广为传种,十几年后才被其他优良品种所代替。这些年中,多少人利用父亲的成果发家造楼,而缺少经济头脑的父亲除了几篇论文外也收获了农民的口碑。 退休后父亲把爱好从果树转到花卉,特别是兰花让父亲找到了延续他那份民间性研究的充实感。1999年兰溪市创建兰花村,我为父亲报了名,已过花甲的父亲思想也开始活跃了,又想到了他的“秋水仙素”--他托了很多人,写了百余封信,花了几个月工资才购到的1克珍贵药品。也从那时起,父亲开始了春兰染色体加倍的试验。 春去秋来,父亲试用过各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浓度和处理时间,苦中求乐却也充实,剧毒的药品甚至损害过他的健康。2001年我们举家搬入兰花村,500盆下山春兰和200盆蕙兰、建兰、墨兰也从一所乡中学的空地搬入兰花村。 忙乱的搬家给父亲的试验制造了麻烦,那些试验时的标记和摆放位置全都乱了,没办法,严谨的试验变成了跟着感觉走。父亲无奈之余依然悉心照料兰花,依然做他的多倍体试验,只不过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了。 2002年春天,三百多盆春兰放花,父亲喜在眉梢,整天在自家兰苑和邻居的兰苑间跑来跑去,然后告诉我,我们家的春兰比别人兰苑的下山兰花大、香浓、花瓣宽厚。到了秋天,春芽陆续发育成熟,一千盆兰花挤满了六十平方的兰苑和周边空地,油油的绿意,强健的兰叶葱郁生辉,显示着蓬勃的生命力,父亲又对我说:我们家的春兰叶子比人家的宽、大、厚,特别富有生机。  我的生物学知识也仅是父亲传授的中学水平,而兰花知识,特别是兰花鉴赏,下山兰品评却自以为比父亲高明,我说:“不是瓣形草不入品,花再大又有什么价值?不是水晶奇叶矮种叶艺,叶再宽再厚也是常花一盆。我还以为四倍体兰花会单瓣变重瓣,竹叶瓣变荷瓣,早知如此搞这试验还有什么价值?更何况瓣形说并不崇尚花大,而恰恰崇尚花小(花瓣短圆),你这不是与兰艺背道而驰吗?试验搞得再好,还不是‘和葱和蒜卖街头’的行花吗?”  父亲生气了,他说“和葱和蒜卖街头”有什么不好,兰花本来就是草,一种开香花的草,为什么偏要把它分为三六九等,炒到几十万上百万,然后让大多数人买不起它?还说那些身价昂贵的花并不见的比他的大花好看、香,只不过比较少见罢了。他的花就是要“和葱和蒜”卖给街头普通人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陌生的或熟悉的买主到兰花村买兰花,看了人家的传统铭品和身价不菲的新品后,只要找到我家的兰苑,都选了父亲的兰花,并且专挑那些花大,香醇,叶宽的,临走时还说你的花比他们的要大要好才二三十元一盆,为什么十盆花买不来他们一苗新品呢?这兰花真看不懂。父亲说我的花是专门为你们和我自己种的,他们有一些花是专门为别的养兰人种的。  虽处在兰花村的偏僻弄堂,却也时常有兰贩找上门来,带着建兰墨兰一些铭品交换下山兰,一开始父亲经不起兰贩的游说,总让他们换十余盆走,留下秃根的几苗大屯麒麟,银拖,达摩什么的,种了一年后,父亲对这些花提不起兴趣,就再也不让换兰的进兰苑了。 父亲也有一盆珍品,是春兰。叶子深绿色,特别宽、厚,放角收尖,叶尾起兜,脚叶弓形,心叶直立微扭,半立叶高大威猛。虽有五六苗,但新苗只有四叶,芦头未壮尚未花。好几位老艺兰者看了都说是建兰或台兰,仔细辨认后才半信半疑为兰溪本地下山春兰。我根据自己的选草经验判断此草很可能为荷瓣花,与绿云、端秀荷、翠荷有很多共同之处,只不过植株太过高大,可能是染色体加倍的缘故吧。但此草的芦头是蒜头形,较难开花。父亲把它视为珍宝,秘不示人。今年秋天浙江省第二届秋兰展在兰溪兰花村举行,父亲的一篇心得文章《兰花多倍体新物种培育初探》在兰展学术研讨会上获奖,刘清涌先生到会颁奖,父亲敬重刘先生的学识和为人,当场展示了那盆大型草,绿浓株健,无一焦尖黑点,观者无不赞赏。  由于父亲育兰的大花情结,视大花为上品,而瓣形、叶艺皆不在珍品之列,“政见”不同,我只好另起炉灶,在三楼平台上焊了一个兰室。父亲将那些蕙兰叶艺,春兰色花,复色花,蝶花多瓣等奇花异草全给了我,我如获至宝,而他说如释重负,可以专心搞他的大花了。  想想父亲的大花论,其实也不无道理:植株挺拔,花朵硕大,香味清醇这本来就是一种赏心悦目的美,初识兰花的人都会这么想。几百年的兰艺发展到“瓣形学说”和“素为贵”论,这些观点都代表了兰艺欣赏的高度。而“物以稀为贵”,“奇就是精品就是美”,不能不说是兰花美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偏轨,至于在子房连梗是绿色还是绿转紫上争论不休,那不是自缚手脚和搞圈式封闭吗?兰不以无人而不芳,人却为它加上那么多的标准、标榜和身价,以至让普通大众望而却步,不知是人的悲哀还是兰的悲哀?再说高价兰都在圈子里流通,一年转手多次,而圈外大众只不过看稀奇看热闹罢了,这本身不是炒兰是什么呢?  父亲是一介百姓,潜意识里都是平民思想,欣赏是圈外人的眼光,观点是普通人的角度,养的都是低价兰,标准的“草民”一个,唯一特点就是七十岁的老人念叨着要找一个资深生物科研机构帮忙搞个兰花根尖细胞切片,找个高倍显微镜能数得清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数目(家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不够).以鉴定他的多倍体试验结果,望有心之土伸出援手。致谢!  单位:浙江省兰溪市第一中学  住址:兰溪市兰花村品花巷夏苑 电话:0579-3883957、0579-892777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父亲养兰的大花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