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h2c 发表于 2014-1-11 22:30:32

诗人与兰花

诗,咏物言志。是最简练最优美的文学表达方式。中国诗非常讲究节奏和韵律,古人常用以唱合。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学宝库中最为璀璨的明珠。 兰花,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注:“兰,香草也”。清光绪年间编刊的《辞源》载:“兰花,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草兰,又名春兰”。 就是这看似普通的兰花,与历代诗人都有极为密切的联系。究其原因,是兰花独有的特性为他物所不及。正如宋代大兰家王贵学所说:“挺挺花卉中,竹有节而啬花,梅有花而啬叶,松有叶而啬花,唯兰花兼而有之”。兰花是有生命又有灵性的珍稀植物。观其叶,似美女之舞,飘逸若仙。品其香,幽然阵阵,沁人心脾。赏其花,斑斓万端,无色不现。其实,兰花本身就是生动而美妙的诗歌。于是乎,文人墨客,尤其是诗人就与兰花有了天然的缘分。一见兰花,诗人无不心血奔涌、灵感勃发,必引吭歌之而后快。 屈原是爱兰咏兰之鼻祖:“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儒学至圣先师孔子也为兰唱赞歌:“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芝兰生于深谷,非以无人而不芳”。 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对兰花也瞩目而观;“猗猗秋兰,植彼中阿,有馥其芳,有黄其葩”。晋朝音乐与书法家傅玄为自己庭院的兰花种得好而高兴:“秋兰荫玉池,池水清且芳。双鱼自踊跃,两鸟时回翔”。三国“竹林七贤” 之一的嵇康是个酒仙。他在《酒会诗》中歌日:“猗猗兰蔼,植彼中阿,绿叶幽茂,丽蕊浓繁”。南朝梁武帝为兰花的新生芽而诗:“种兰玉台下,气暖兰始萌,芬芳与时发,婉转迎节生”。 唐朝兰风已甚。从皇帝到士大夫、书家文人都以兰而歌。唐太宗李世民带头推崇兰花:“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诗仙李白常常以兰寄情:“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幽兰香飘远,松寒不改容”。“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夙被霜雪欺,红荣已先老”。孤傲不羁的大诗人刘禹锡也为兰歌:“上国庭前草,移来汉水浔。朱门虽易地,玉树有余阴”。大诗人杜牧的兰花诗是一幅极美的画:“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两发香。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僧人释无可是贾岛堂弟,虽云游四方也为兰所动:“兰花结春光,氛氲掩众芳。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连穷困流离的学子陈陶也为兰而唱:“种兰幽谷底,四远闻馨香……幽人饥如何,采兰充糇粮。幽人渴如何,醢兰为酒浆”。还有陈子昂、张九龄、韩愈、温庭筠等许多大名家都有颂兰诗作。 到了宋朝,大文人笔下的咏兰诗更加诱人。王安石:“幽兰有佳气,千载闷山阿,不出阿兰若,岂遭干闼婆”。苏东坡:“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苏辙:“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谷深不见兰生处,追逐微风偶得之。解脱清香本无染,更因一嗅识真之”。陆游:“南岩路最近,饭已时散策。香来知有兰,遽求乃弗获”。杨万里:“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收到友人送的兰花,大儒家朱熹即书《谢人送兰二首》“幽种尘事屏,畹晚秋兰滋。芬馨不自眉,掩抑空相思”;“伊人远赠问,孤根亦绸缪。芳馨不我遗,三载娱清幽”。兰市的情景也令诗人方岳眼睛一亮:“几人曾识离骚面,说与兰花枉自开,却是樵夫生鼻孔,担头带得入城来”。 到元朝,浙江余姚人岑安卿有诗《盆兰》:“猗猗紫兰花,素秉岩穴趣。移栽碧盆中,似为香所误”。金陵人谢宗可有诗《挂兰》:“江浦烟丝困草莱,灵根从此谢培栽。移将楚畹千年恨,付与东君一缕开”。画家王冕本善画梅,号梅花屋主。但他也有兰诗《明上人画兰图》:“大花哆唇如笑人,小花敛眉如羞春。翠影飘飘舞轻浪,正色不染湘江尘”。 明朝诗人的咏兰更细微。张羽《咏兰花》:“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咏兰叶》:“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陈献章《赛兰花四首》:“山花艳艳缀旒傍,君爱深红爱紫黄?楚客见之挥不去,向人说是赛兰香”。文征明《建兰》:“谁言别有幽贞在,我亦相忘臭味中。老去相如才思减,临窗欲赋不能工”。大书画家董其昌亦有兰诗:“绿叶青葱傍不栽,孤根不与众花开。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唐龙的兰诗更美:“兰花十里照春水,山鸟无声香自幽”。 清时康熙帝咏兰诗作有多首:“猗猗秋兰色,布叶何葱青。爱此王者香,著花秀中庭”。“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郑板桥无疑是中国第一兰痴:“一顶乌纱抛却去,不如回家种兰花”。他笔下的兰花也是最美的:“晓风含露不曾干,谁插晶瓶一箭兰?好似杨妃新浴后,薄罗裙系怯君看”。他又把兰花当作自己:“春雨春风洗妙颜,一辞琼岛到人间。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朱德元帅以戎马精神颂兰:“幽兰吐秀乔林下,仍自盘根众草傍。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陈毅元帅却以外交家的深邃颂兰:“幽兰在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远,求者遍山隅”。张学良将军半世羁困,一生飘泊。他与兰为伴,以兰寄情:“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芳妍不浮华。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凡姿寄高雅”。 改革开放以来,兰花在一夜春风中进了寻常百姓家,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都有兰国兰友。“刘姥姥”都种兰花了,真叫人难以置信。兰事兴、国运昌也。笔者也为兰所诱,有拙诗数首。《昆明全国兰博会有感》:“叶舞风云动,花开王者尊。莳兰万事足,人品自高清”。《兰花热感赋》:“兰在山中平常草,采到人间地位升。千人万众睹芳容,层层加码胜黄金。去年才见梅瓣涨,今春又是奇蝶珍。唯有幽兰多美妙,外商涌·涌进国门”。 我敢说,古今中外,没有哪一种观赏植物像兰花一样有如此多的历代诗家为她而歌。到底是为什么呢?是兰花的灵性触使诗人的灵感非歌不可?抑或是诗人的情界使兰花千古扬名?也许是两者兼而有之。 其实,兰花如诗、是诗。诗人品兰、如兰。兰有名品,人有人品,诗人有诗品。兰花就是诗人的化身“六亿神州尽舜尧”,但愿我华夏民族无论何时何地都如兰花自强自立、清雅高洁、生生不息。 兰有兰品次第名,人有人品须重珍。 莫做秋风脚下客,拥塞行路令人憎。                 地址:贵州省盘县红果电视台宿舍                 邮编:55353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诗人与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