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吧 发表于 2014-1-11 22:31:12

名兰三进寻常百姓家

中国兰花学会理事长、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心启先生在《发展国兰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兰苑》2004.6期)一文中指出:“应当说:国兰业与洋主业或其他花卉业的最终目的并无不同,在于产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其根本出路在于走向千家万户!”笔者把发生在一个小城镇莳养名兰的真实故事,把兰友们探求栽、培、爱方面一段曲折的遭遇和教训趣事说出来,可否作为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也许不无有益的吧! 东合,西边是隋炀帝开挖的大运河又叫里河,东边傍邻黄海的通榆河又叫下河,小城就端坐在千年前范仲淹修筑起的那条莽莽范公堤上,古人叫它里下河地区。这里雨水多,风大,雾多,温差多变,形成四季分明的自然的典型气俟。应当说养兰的自然条件是不错的。无奈我们这些养兰人文化底蕴不足,又缺乏经验,起落时间长,也很大,主要经历三大过程: 一是殷殷过的,草少无花 80年代初,莳养花卉盆景初具规模的盆友,率先去无锡购得宋梅、集圆、笑春、金丝马尾及墨兰大石门等品种。但养兰不可能是一说就憧、一教就会的活儿,总得有个靠自己亲自栽培摸索,细心体悟积累经验的过程。先是植料更换不迭,老是翻盆不止。从普通山土、兰花泥、碎砖瓦、小石子、木屑、烂松木;到塑料泡沫块,柿籽壳、蜂窝煤渣;及至目前广为提倡使用的颗粒仙土、金基石、火山石、兰基石等等。二是遮阳置阴,加温越冬。名兰价格昂贵,何况有集资合买的,企求快发芽,多出新草是养兰人的正常心态。于是划钱建温室,使用红外线灯泡照明,用电热板、热电隅加温人为的让兰花不经过休眠,在严寒的冬天继续生长。当时盆盆草葱绿,芽多健壮,刹是爱看。可次年清明后出室就不见长势,有些就日渐萎蔫或死苗了。三是水肥不当,对兰花的命根子通风透气抓得不牢。一味的每天遮阳、喷水、浇水;什么肥都施过浓用的硫酸二氧钾、未充分发酵的鱼肠水,豆莱饼肥,花市场卖的魔肥、兰肥、兰宝、兰王等,其结果,初次进门的笑春,日晶、金荷,大石门,绿英等都死了;所存的其他几个品种长势也弱;合养群中的“小聪明”抢先拿走好苗,吃亏是为名兰付出过多经济和艰辛劳动的老实人,但获益非浅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养兰经验,也正是这位敢为人先的养名兰的老人。 二是受骗上当,毫不后悔 买兰受骗上当各地都发生过。我们这里的形式有三:一是邮购不寄草。重庆有个被某刊物吹成中国第一家私人兰园的,上世纪80年代中,为购红香妃汇给近千元,结果一年过去石沉大海,后来在重庆找到此人,给了些下山烂草了事。二是以假乱真,地摊说骗。90年代初,两名来自福建的兰贩子,说起名兰如数家珍,从红宋梅一直数到环球荷鼎,人群中有持怀疑的,但无充分的区别真假的识别能力去反驳他,眼睁睁见两位名兰发烧友,被骗走了3000多元。三是上门低价兜售。上世纪末,自称来自厦门的卖兰人,先说现金收购大叶白、铁骨素,后说有名兰,可以10-30根换一根,还提出名兰可半价出售,余半款待明年花开时再来取,简直是天花乱坠,引人上当。结果被骗换去数千根大叶白,铁骨素,也有以半价买了“名兰”,其实全是假的。然而,被骗的人却说:“吃一堑,长一智”,权作交学费好了。 三是异军突起,名兰叶茂花荣 时代进入2004年的春夏之际.一股令人赞叹信服的名兰热,重新在小城吹动了。事实是:首先,由受骗较重且年近古稀的老人见花买花错不了,买了鹤顶红宋梅和春兰龙字;接着,一位使用颗粒仙土逾十年,经验又异常丰富的兰友,再次引种了解佩、瑞梅,汪字等;另一位刚从医院退下来又从来未养过名兰的“新秀”,一鼓作气买回了小雪素、金荷、大青、宋梅和夏兰金奥素,且有更多的兰友打算今秋或明春挑选自己喜爱的名兰,可见国兰特有的魅力是何等之大。 正当你说来梅今年又开了正格花,他在自喜金荷是带花买回,还有说“绿梅”的色、香、姿、韵均佳时,一个如同惊蕾似的兰讯传开了:一位中年驾驶员,在自家阳台上莳养名兰十多盆已经数年了;更有甚者,一位年轻的小伙子,今春去浙江转了几场兰展后,一下子竟以近十万元的代价,引种了廿多个特有的名兰品种,还包括清代传世珍品春兰“绿云”呢!于是,小城老中青数十名兰友兰痴,蛹蛹似的云集一处,神吹海侃名兰的清香幽远,风韵高雅,花姿飘逸地共享清芬,同叙兰情。说实在的,年老的观念守旧,接受新生事物慢;站在青年兰友面前,无疑是望其项背,自愧不如。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国兰业发展与时俱进的结果。祝国兰业兴旺发达,愿千家万户都来莳养国兰瑰宝名种兰花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名兰三进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