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vgj 发表于 2014-1-13 08:36:49

其实爱上法国,不需要任何理由

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开篇说:“假如,你有幸在巴黎度过年轻时代,那么,以后无论你走到哪里,巴黎都会在你心中……” 最早、也最深给我留下对巴黎的印象的,是香港歌手林一峰的一句歌词,“I've sailed on the sea of love, but time after time I missed the Paris in your eyes”。意即:我在情海中浮沉,但却总时时想起,你眼眸中的那个巴黎。 多有调调,让人浮想联翩。

之所以决定去巴黎,就源自这样感性的一句话。

但在做下去巴黎的决定后,我对巴黎仍然知之寥寥。巴黎有多少分区?20个区为何呈顺时针划分?划分的圆心为何是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居然位于塞纳河中的城市岛上?大名鼎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居然是以总统命名,而并不是我想当然认为的艺术家?……这些知识,也是我本周在北戴河期间,阅读郑实的《在巴黎的天空下》才得来。 哦,原来巴黎并不仅仅是我想像中那充满小资情调的左岸香颂,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香榭丽舍、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凯旋门,巴黎的艺术感流动在每一个街巷。

我才知道,在巴士底狱原址上建起的巴士底歌剧院,这一线条鲜明的现代派建筑,实是法国前总统密特朗鼎力支持的设计风格——却一度被巴黎市民视作怪物,不仅没有古典美、又耗资无数。



可以说,巴黎的美是一种繁复的美,时间上文化上建筑上都是那么繁复,你去看法国的历史,那一次次王朝复辟和建立,著名的法国大革命都不是一锤定音,连着闹了三次起义才尘埃落定,我记得我高中的时候学我们那历史老师说起法国历史来都是一脸混乱,什么雅各宾派热月党人吉伦特派雾月政变什么的,我们下面听的这些人简直不知所云,至今为止我都没有弄清那1789年法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与其说是一部历史还不如说是一部纠结史;法国对文化基本上就是体现出一种自由散漫任其发展的态度,文化上的百花齐放也造成了法国文化上的自由与混乱,这个派那个派的花里胡哨,总之混乱有理纠结无罪就是了,法国诗人兰波有句话叫生活在别处,对于法国人来说生活不在这里不在那里,那到底在哪里呢?总之你永远追不到。 法国人对美的追求可以说是到了不厌其烦的地步,也正是因为这个,才成就了巴黎令世人惊叹的美吧。

巴黎的美,真的就是可以繁复到让人可以忽略它本质上的空虚和苍白,因为它走的从来都不是功能主义的路线,没有人指望那一堆建筑物能具有多么多的实用价值,巴黎人要的,就是三个字:美美美。无论为这些所谓的艺术付出再多代价,法国人总是心甘情愿赴汤蹈火再所不惜,谁叫他们追求的就是彻头彻尾的浪漫。你若跟他们聊聊至于下水管道的问题,我想骄傲的巴黎人或许会给你看看他们的鼻孔嗤一声给你看个冷淡的扑克脸,当然,那些生活里犄角旮旯的琐碎小事巴黎人从来都是不屑一顾,对他们来说,艺术虽然是的确来源于生活,却是无限度无限度无限度的高于生活。

因此,带着这样的心情,只是希望真如同海明威所说,能借巴黎之旅将巴黎变成自己的巴黎。让那一段时光为今后的人生,渲染出巴黎的况味。(《在巴黎的天空下》书评/小赵同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其实爱上法国,不需要任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