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有“现实感”的 台湾简史
1957年,27岁的许倬云从台湾启程,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此时,他已从大陆迁居台湾9年。55年后,许先生在位于匹兹堡的家中向助手陈珮馨回忆这段经历:船渐行渐远,到了一定距离之后,台湾岛看上去已经不像一个岛,而像一个翡翠盆景:苍翠的山林,起伏的轮廓。渐渐地,台湾岛从翠绿变成苍色,从苍色变成墨色,后边衬着的是落日余晖,一圈光环罩在山上。当时,我就感觉,哦,这就是葡萄牙人叫她“福尔摩莎”的原因。
如序言所说:“台湾的发展历程,让我刻骨铭心,等于我自己本身经历的过程;我陈述的不是别人,其实就是我自己。”这段叙述作为《台湾四百年》开篇,也预示着全文的视角:“以大陆人的身份观察台湾”“以本省人的身份理解台湾”。虽然作者已经在尽力克制,你还是会被其间弥漫的情感所挟裹——八十多岁的老人,暮年回顾台湾400年来的历史,以及自40年代末至今的家国离乱,其间的喜乐悲欢令人动容。这种情感的力量,在许先生其他著作里是很少见的。
《台湾四百年》是“许倬云说历史”系列的第三本,与前面的《大国霸业的兴废》和《现代文明的成坏》一样,都是许先生口述,由助手陈珮馨女士整理完成的。作为出版方,我们的工作有两项:(1)根据大众读者的需要,依据词典给部分人物和专有名词配上脚注;(2)结合“文意”,配上适当的插图和图注。所有这些工作完成后,再一起发给许先生审定。至于语句,我们尽量一仍其旧,保持口语化的叙述风格。
前面两本,一本从“公权力的核心是否开放”这个角度,来讨论古今中外大国兴衰;另一本则反思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现代化过程中的得失,销量和读者反馈都不错。不过,也有读者反映“太过于泛泛而谈,没有更具体的细节和论证分析”“太薄了,读得不过瘾”……借此机会,我向读者说明这个系列出版的背景:许先生先天不良于行,加之年事已高,精力已经很有限。但他仍希望把自己毕生的思考和经验,能够传达给普通读者——结果就是这套“许倬云说历史”系列。具体的工作方式是,陈珮馨女士每隔数日去许先生家里,听他口述现场速记,完毕后经许先生逐字审定。碰上许先生身体不适,就要中断一段时间。这种强烈的“济世之心”或所谓“家国情怀”,在他们这一代经历过战乱的学人身上非常普遍。有一次接受采访,许先生说道:“今天中国可以不要一篇细致的学术文章,但需要普通读者读得通的文章。”所以,对这套书我也希望大家能够报以“理解之同情”,若注解和图片上面有疏漏之处,责任在我。
早年许先生就被誉为“傅斯年型的人物”,无论是学术上还是组织能力都是一流。事实上整个台湾民主化的进程他都参与其中。在美国期间,他就经常在《中国时报》和《联合报》上撰写社论,针砭时弊。1962年返台任职“中央研究院”期间,他就学术外事方面和蒋经国多有接触。1972年蒋经国连续5年,每年夏天召开“建设会议”都会请许倬云回台湾参加。那时候他已身在美国。这种政学两界的经历,投射到这本书里就是他的现实关怀,所以说这是一部有“现实感”的台湾简史。与连横《台湾通史》等书相较,对台湾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回顾与反思,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政治上许先生批评台湾“政党的对峙,乃是以大陆取向和本土取向为楚河汉界”;在列举了台湾经济上诸多成绩之后,他也讲到了台湾贫富分化、族群对立、环境恶化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许先生还不断呼吁大陆读者要对台湾“心存同情”“也会因为同情,所以能更深刻地理解”。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关于今天台湾人的精神与困境之书。
他们面临的很多问题我们正在经历,另外一些问题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要面对。其间的历程与思考作为镜鉴,也是《台湾四百年》对大陆读者而言最大的意义之所在。了解过去的台湾,才能理解现在的台湾,诚哉斯言。(《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书评/越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