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实生活
很难想象这是一本以浴室为书房,坐在浴盆上写就的作品,究其原因只是纳博科夫不想打扰打扰妻子以及刚出生的儿子。我想,在那种狭窄的空间中思考和创作,他会想到什么并使之跃然纸面?在这个故事里有没有可能流露出那种狭窄空间常有的阴暗和潮湿?往日时光与现时处境的对比又是怎样的不堪?作为他写的第一部英文小说,这意味着他向往日告别,他甚至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母语来创作,尽管他可以熟练的在作品中驾驭多国语言,也许,只是一曲流亡者的悲歌?或许对他来说,对这篇小说来说,对读者来说,只有切身感受过的一切才是真实的,真实才是最有力量的表现。故事很简单,V对英年早逝的同父异母哥哥塞巴斯蒂安·奈特抱有一种奇特的崇拜,甚至不能容忍哥哥的前秘书古德曼胡乱猜度后写成的劣质传记,为寻求真相,V决定自己追寻自己心目认定的那个形象,找出所有的真相,哪怕只是短短的36年光阴。在这段充满幻想和兴奋的旅途中,他找到了塞巴斯蒂安·奈特那个瑞士籍的家庭女教师,大学校友,为他画像的画家,前助手,先后2位情人,还有似是而非的朋友。经过一番类似侦探破案般的抽丝剥茧后,终于挥散迷雾,逐渐将幻影变为现实,而得到的现实似乎又是那么虚幻,难以琢磨的所谓真相依然只是轮廓。散落的回忆犹如纷乱的线头,彼此间的疏远而让真相显的难以琢磨,作为最熟悉的陌生人,V真的只是为了辩解世人对其兄的误读还是寻求自我的辩识?因为V也在整个过程中进行了思考与回忆,可以说在另一个层面,V就是塞巴斯蒂安·奈特,同样在进行人生的探索,同样面临创作,技巧和思考双重探讨的层叠让故事多了魔幻般的色彩。想要完成这样华丽的叙述,收拾记忆碎片似乎还不够,还需要鉴别真伪,然后将之有机的组合起来,使之完整。整个过程确实很象侦探小说中侦破罪案的桥段,因此这个故事也披上一层侦探小说单薄的外衣。追寻者V似乎复原了几乎所有的塞巴斯蒂安·奈特生活经历过的场景和片断,英国,法国,德国,但是又那么虚幻,每个足迹所经之处,能看见的只是年轻脆弱的灵魂在世间孤独的蹒跚而行。
作为俄罗斯流亡者,纳博科夫本身经历了时代的动荡与变革,流离失所的生活很难让他对现实满意,对昔日的向往和回忆自然可以理解。如同小说中英年早逝的塞巴斯蒂安·奈特,在开篇你就可以看到纳博科夫刻意将塞巴斯蒂安·奈特的出生年份安排在1899年,我的祖国和以前的首都这样的字句无一不是在挽留那丝回忆中的荣光。小说中决斗而死的父亲以及剑桥大学的求学过程,用英文创作,甚至为世人误读的段落都实在的体现纳博科夫本人的经历,如果细心观察一下,你甚至可以发现本书中的叙述者“V”与纳博科夫名字的微妙联系。可他现在身处何处?只是巴黎一间狭窄的公寓中,或许,这就是真实生活的含义!!!流亡者那种绝望痛苦无奈的展现让小说带有浓厚自传色彩。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充满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不舍的俄语、不甘心的英语、不得已的法语,叙述中搀杂大量的隐语,不同场景下多语种之间的微妙转换,微妙的差异让小说留下奇特的印记,文字上那奢华的美感让人印象深刻。V和塞巴斯蒂安·奈特本就不是单纯的叙述主体,只是一种象征,在哀叹中的叙述往事使之弥漫着流亡俄罗斯流亡者那不甘与挫折,悲伤和孤独,失落感犹如烟灰般无力的漂浮。
即使在这样的气氛里,纳博科夫还是愿意打起精神去探讨爱与创作,时间与死亡这样的命题。首先在他看来时间的流逝并不可怕,因为本身就处于时间之中,所谓永恒的瞬间也许只是超感知的现实而已。至于死亡,在开始的决斗之死与后面发现的心脏病发作而死,两种死法却给当事人带来不同的感觉,单纯的死亡只是带来悲伤,而能被感知的死魂灵可以带来另类的领悟。而爱的表达也非常另类,对于自己的亲人避而远之,对周围的人视而不见甚至躲避。放弃第一位情人而被第二位情人玩弄,可是当他看见乞丐时又那么随和。创作的方式和过程则是在矛盾中完成,首先借V的口说过不想将传记小说化,可是在追寻和构思中,因为并不是当事人,只能凭借自己与他人的回忆,塞巴斯蒂安·奈特作品中的语言等等渠道来完成主体,碎片的拼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带有猜测的痕迹,当然还有很多分析和想象的部分,这样一来让故事带有不可调和的讽刺意味,是故意为之还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有,那个古德曼先生,故事的起因,胡乱猜测和故意曲解,一如世人,纳博科夫则借V的追寻之旅回以响亮的耳光,巧妙捍卫自己的艺术世界。诚然,他也说过:生活中没有多少东西能与讽刺的快乐媲美。或许这就是纳博科夫的观点吧,纵然他也如塞巴斯蒂安·奈特般为人所误读。
他说:“要记住,别人给你讲的故事实际上是由三部分组成:讲故事的人整理成形的部分,听故事的人再整理成形的部分,故事中已死去的人对前两种人隐瞒的部分”。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流亡于德国,法国,英国和美国,逝于瑞士洛桑,在他堪称传奇的岁月中,当他开始英文开始写作时,是心死还是新生?那么,哪一段才是他的真实生活?(《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书评/黑暗之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