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超暗 发表于 2014-1-13 09:37:30

绝对理性是不现实的,但是没有理性是万万不能的

其实这本书的内容很多我都熟悉,有些还是我们经常拿出来在长投的线下课程里面讲的。
例如,第113页“忽视基本概率”中所举的例子。 马库斯是个瘦瘦的男人,他戴眼镜,爱听莫扎特的音乐。 根据以上描述,请你认为以下哪种情况可能性会更大?
(1)马库斯是卡车司机
(2)马库斯是法兰克福的文学教授
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2),这是错误的,因为在德国(本书作者是德国人),卡车司机要比法兰克福的文学教授多得多,也就是说,按照概率来说,选择(1)更有可能获胜。
在这种情况下,对马库斯精确情况的描述以及我们的思维定势和感情偏好,让我们偏离了“纯粹的理性”的道路。
“纯粹的理性”这件事,确实不是每个人在每件事上都要追求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投资中,不讲逻辑和理性却可能导致巨大的灾难。
第37页,“对比效应”,在《定价》这本书中被描述为“锚定心理”。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兄弟两经营服装店,每当哥哥发现试穿的顾客挺喜欢某套衣服的时,他就会装得有点耳聋,大声问他弟弟,这套西装多少钱。 弟弟回答“42美金”, “啊,多少钱?”假装耳聋的哥哥继续问,“42美金”,然后哥哥回头对顾客说,“我弟弟说22美金”。


如果你是顾客会怎么办?
大多数顾客会赶紧把22美金放到桌上,然后飞快地带着衣服逃离现场。
其实,这套衣服本来兄弟两只打算卖15美金。
在投资中这种谬误也很常见, 当一只价格100元的股票跌到30块的时候,大家就会觉得“很便宜”,其实,这只股票的价值只有区区3块钱。
人从来不是天生理性的,就像在《乌合之众》里所说的“从众效应”,可以追述到人类还是原始人的时候,当跟你一起狩猎的大伙儿大叫“有狮子”的时候,你是呆在原地,独立思考判断呢,还是不假思索,赶快撒丫子跑路。显然是后者的后代延续了下来。这种非理性的基因深藏在我们骨子里。
但是,在现代社会里,缺乏理性和逻辑思维就不见得是好事了。
上两周去参加了一个读书会,有个男生因为知道我跟暖手一起在做网站,就提问说“当当网的创始人俞渝说,如果我可以选择绝不和老公创业,水湄你怎么看夫妇一起创业这个事”。
这个提问一口气犯了书中的3个逻辑错误。
首先是权威偏误, 当当网的创始人作为一个媒体出镜率高的人物,担当了某种权威的角色,而使这位提问者更倾向于她说的就是对的。如果这句话是提问者隔壁张阿婆说的,恐怕他就不会当回事了。
其次是确认偏差(也叫孕妇效应),就是当你想要怀孕的时候,满大街晃悠的都是孕妇,你过滤性地选择了“看见”孕妇。这位提问者正想要夫妻共同创业,但恐怕又正好有很多顾虑,因此当俞渝说了这段话,就特别地映入了他的脑海。而他忘记了,在企业界夫妻共同创业且成功的例子很多,例如潘石屹夫妇。
再者是短期记忆,人们总是倾向把最近最新发生的新闻的概率放大。 当雅安地震发生的时候,恐怕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这件事比汶川地震要影响大得多,但是从绝对数据来说,汶川地震肯定比雅安地震规模大,死亡人口多。但就是因为雅安地震发生在“最近”,所以被人为地放大了。 俞渝这段话是他提问前二三天说的,如果翻翻过往新闻,一定可以发现很多“夫妻共同创业力量大”的言论,但是短期记忆效应使提问者完全忽略了。
这本书的好处是,52个思维谬误个个经典,看了能让人吓出一身冷汗来。缺点是,每个篇幅都太短了,没有深入地阐述,如果对这个思维谬误本身的定义和外延都不甚明白的话,很难看到其精彩之处。正如我标题上的那句话,作者也这么说,在生活中做到绝对理性,不犯任何的思维错误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没有独立的思考,理性的逻辑,无法有意识地反省自己的思维谬误,那么这个人的一生,也是可怕的。(《清醒思考的艺术》书评/水湄物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绝对理性是不现实的,但是没有理性是万万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