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童的救赎
恶童总有一些天然吸引眼球的能力,就像恶搞出《搏击俱乐部》的恰克帕拉尼克,又或者用《杀死比尔》斩人无数的昆汀塔伦蒂诺。因为恶总显得戏剧性十足,充满刺激,而且伴随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而平稳祥和安定,常常牵扯着无聊和乏味。作为恶童鼻祖的“垮掉的一代”,悬浮在二战后毫发无伤的大美国经济上的空虚感,面对拥有现成的整齐划一价值观的中产世界,只好走到另外一个混乱的极端去体验存在感。其中领导者——威廉﹒巴勒斯的《裸体午餐》就是混乱的极端巅峰的王冠,在绝对的自弃和不堪里,对痛苦和狂喜两种状态等量齐观地津津乐道,连呼号救救孩子的《麦田里的守望者》都在它面前显得纯情又单薄,在自弃和救赎之间摇摆不定。
在我的阅读记忆里除了情节主题,在文字表征或者叙事结构上留下深刻的痛苦的阅读印象的不多,《恶心》算一个,《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算一个,还有就是这部垮掉一代教父巴勒斯的《裸体午餐》。
阅读体验这件事很奇怪,人总是不自觉需要完形填空一样的完满叙事,作者留白,那读者就脑补,脑补不出来,叙事与叙事之间就会留下令人难以忍受的空洞。巴勒斯在创作《裸体午餐》的时候,采用了一种叫“剪裁法”的写作方法,类似意识流的跳转,但跳转的时候就留下一个又一个这样难以忍受的的空洞,像酒后断片状态,感觉情绪高昂,但不明所以。类似听即兴爵士的感觉,随时随地都像开始,随时随地也都像结束,随时随地都像序曲,随时随地又都像高潮,旋律奇突,不知所踪,严重破坏古典叙事的圆满感觉。又类似观看后现代的拼贴艺术品,近看是凌乱的各种现成印刷品,可沉默看一会,会感觉无论是图片内容还是尖锐的形质都在说些什么……就这样靠着读者多次迷乱滞后,把之前的阅读印象重叠到后来的阅读感受上的时候,这本书的整体感才慢慢浮现。
所以初初看来,那些关于毒品啦,性爱啊,暴力啊的跳脱情节,不符合常理,又充满了不连贯性,读者的猎奇心马上会跌倒巴勒斯跳转的黑洞里,看不出主角是谁那一个,是李,是A.J.,是水手,本威医生还是爆菊花的约翰?而让作者的态度也一样模糊的,是施者与受者不断变换角色,辗转反复。一直到最后一章,巴勒斯还亲自现身,在层层叠叠的精液,脓血和间歇癫狂的重口味的最后,像一个诚恳而严肃的科研工作者一样,汇报自己吸食各种毒品的不同体验和评价不同戒断方法,字里行间的不偏不倚,显得冷静理智又毫不藏私,得好像豆瓣的学习型友邻,让人一边明白了之前文中那些吊诡残暴的形象来自哪里,一边又隐隐绰绰像是有陷阱,好似顽童恶作剧之后哭诉忏悔,但眼角没有一滴泪。
也许巴勒斯也想寻求救赎,但就像后现代艺术里形质大于内容,先毁灭先丑恶再建设的趣味一样:没有偶像可以手制偶像,但偶像是手制随手打碎也无妨。于是他在自己潜意识的试验田里,栽种死亡,灌溉毒品精液脓血,等果实成熟后,再摘取下来捏爆,果浆飞溅,体无完肤,恶童咧嘴微笑,然后转身上岸,一活,到了83岁。
留下这顿《裸体午餐》,提醒世人,好好看看自己餐刀尖上到底戳着什么。(《裸体午餐》书评/大石落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