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ecaZtg 发表于 2014-1-13 09:37:44

乡土之情,方言之味

算来《我们家》是我读的第三部颜歌作品,同样是永安城,却是天壤之别。读《声音乐团》和《异兽志》的永安城有架空之味儿,也有南方小镇之色儿,这南方小镇让我错觉的感到弥漫的是乌江之风,直到《我们家》扑面而来的呛辣川味,才发现这永安城的平乐镇,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四川。
我与四川的交集大体是来自这两年,先后去过三次,比较起成都我结交更多的是重庆的朋友,而颜歌是四川省成都市郫县人,一衣带水的成都与重庆却原来也像天津之于北京一样,满是宿怨,重庆的怨与天津的愤大致是一样的,总免不了近则伤,伤的是骄傲。
忍不住跳脱本书去说城市,一则是我对城市历史和城建文化多生兴趣,二则是颜歌的《我们家》完完全全是用四川郫县方言抒写的。一直以来,京味小说始自老舍,光大于王朔,颇多张扬,在城市文学中独树一帜,而对于我,又自有一层亲近,是最熟悉不过的了。而四川方言之作却要陌生很多,虽则早于李劼人时就崭露头角,但是其影响性,在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中,还是要远远低于京味文学,归根结底可能还是其语言的隔阂性产生的距离感。不过,前几年,桑格格的一本《小时候》重新燃起了方言小说的火焰,确切的说是使川味小说慢慢走进了大众读者的视野。


向童年、向自己生活的土地的一种致敬,一份追忆,这即是我对方言创作的一种理解,换一种说法,会用方言创作作品的人,多是有情怀的人,比如沈从文、老舍、贾平凹、莫言……在中国的文学圈中,基本上分为两类作家,一类是非常有中国特色的作家,他们的作品深深根植于自己的土壤,如前所述。另一种是受西方文学影响颇深的作家,比如郁达夫、王小波、余华、格非之流,显然,这样看来,颜歌无疑是在朝着前一类作家的方向发展,她一直纠缠在自己的永安城内,好的地方是她的文学创作可以变得很纯粹,很极致,不好的地方在于难免会被束缚,兜兜转转走不出自己的城,当然,颜歌尚轻,未来的文学之路还很长,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回来说《我们家》,语言的颠覆已初显颜歌的野心,女性作家写作上喜欢架空,这种架空里多藏匿灵秀之气,不免情爱之韵,像颜歌之前的作品过度追求一种逻辑上的诡魅,惊艳之余,也不免飘忽之感,而此次之作却完全打翻以往的创作诉求,通篇以白描的手法加之方言俚语辅之,讲生之常态,亦言人之大俗,文笔之接地气到无以复加,对于曾经读过颜歌作品的人来说,多少还是有些落差感,不过这种完全换了面貌的文风,倒是彰显出作者的创作功底。
《我们家》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节制而不带情感的讲述了以我的父亲段逸兴为代表的我们一家人的一段家史,七零八落的碎片慢慢聚拢回平乐镇,一点点的揭开每个人的面皮。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故事,却又普通的非常典型,家长式的祖母、受气的祖父、隐忍的大伯、默默付出的姑姑、叛逆的父亲,每个人都有一些秘密,而亲人之间的关系又那么的微妙,这是一个西南小镇的故事,也是中国上个世纪千千万万儿女众多的家庭的故事,其实我们自己的父辈母辈也不乏跌宕起伏的人生,虽然拥有不同的细节,却多是同样的旅程,于是,我们不难在这小说中读出种种共鸣。
由于方言的大量使用,小说的画面感极强,也让这部作品更像一部长篇的小品文,不过其实这本书本来还可以写得更长,更长才有更多的味道,也才更有深度,可惜嘎然而止的收尾多少有仓促之感,实为本书的一点缺憾。(《我们家》书评/影随茵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乡土之情,方言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