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xqt 发表于 2014-1-13 09:37:51

自从你走后

“现在的人,总是少见多怪,我们就是普普通通一对夫妻罢啦。” 我常常想,如果美棠看到平如的这本书,知道他俩的故事感动了这么多人的话,大概也不觉得稀奇,只会调皮的这么评价而已。
和多数人一样,第一次听说饶平如和毛美棠的故事,是来自柴静的《看见》栏目。它具备一切可以打动现代人软肋的情感要素。它有横亘半个多世纪的沧桑感,有大时代下的悲欢离合,承受住了一切现在人难以想象的考验,无论是政治上的,还是时间空间上的。而且有个光明温暖的结局,和念念不忘的回响。节目组特意选取了平如一生中的几个关键的转折点来叙述,使他们的故事看起来像是一个现实版本的神雕侠侣,充满了传奇色彩。
“杨过和小龙女也只是分开了十六年,平如和美棠一别就是二十多年。”“再也不可能有这样的爱情故事了。”微博上疯狂的转发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深刻的悲哀,悲观的认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我们祖辈看来这不过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而在现代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爱情俨然已经成为了奢侈品。我并没有那么悲观,因为我身边有无数生活的平凡喜乐的夫妻,并未因生活的艰难而轻易放弃彼此,比如我的父母,和我的祖父母们等等。而他们之所以没有像平如和美棠的故事那样轻易打动我们,大概是因为少了一些仪式感的缘故。


为什么我们现在经常抱怨传统的中国节日没有感觉,而更热衷于过西方节日?因为我们正在逐渐消除传统节日中的仪式感。节日其实就是一场仪式。就像平如在书中描述的那样,他们小时候过的春节有着非常繁琐的习俗:过小年、过大年、做年夜饭、吃“大块文章”、放爆竹、包红包、走亲戚等,这些都是让过年更有“年味”的构成元素。而这些元素渐渐地被饭店包席、短信拜年等方便的现代化手段给破坏了。仪式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一件事和一些行为的认同感和主观感受,当构成元素缺失的越多,仪式的完成度就越低,我们也就越来越感觉不到“年味”。而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则用布置圣诞树、互送礼物、互送巧克力和鲜花的元素维持着仪式的传承。
正如我们总是抱怨年味变淡了一样,抱怨爱情不再传奇其实和爱情本身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因为构成元素逐渐缺失的缘故罢了。少了波折重重的考验,少了百转千回的等待,少了至死不渝的纪念,现代的爱情似乎太过平淡乏味,因为太容易得到往往不被珍惜,因此也就太容易失去。所以我们看到平如和美棠的故事,才会惊觉自己失去的是什么。而耄耋老人平如悼妻作画的举动,则为这场纪念爱情的仪式,更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从你走后,我不知道你是近是远/我只知道大自然变苍白了/我的心也因无尽的思念而无比压抑 ”李小龙的这几句诗传达出了美棠离去后平如的心情。对平如而言,美棠不仅是与他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妻子,更是维系了他与过去中国的纽带。美棠一走,他似乎也失去了那个在他们脑海中共同的旧时中国。他还能与谁回味少时故乡的咸水棕?和谁谈起战时在柳州喝到的那一碗生滚鱼片粥?因此,如果期望在这本书里看到一个传奇爱情故事的读者可能会失望,平如绝少提到他们经历过的苦难,他笔下的展现的,只是一个普通中国家庭几十年的流水账,剔去别恨离愁,只留下记忆里在一起的快乐点滴。
平如心中并非没有怨怼,但是他怨的不是时代和社会,而是没有让美棠过上几天安乐日子的歉疚。平如说:“她原是那样天真爱玩却也要求不多的一个人,在分隔两地的时候,她写信来,‘我们身体好,没病痛,老了大家一块出去走走,看看电影,买点吃吃,多好。’她对生活那样简单的想往,竟终不得实现。”他们颠沛流离这许多年,订婚的小金戒指当掉了,结婚的纪念照片遗失了,美棠没埋怨过,平如却一一记得,日子好了,他买来戒指补上,美棠走后,他又凭回忆画下了婚礼照片,那个只能看到背影的大全景,带着一种隔着时空凝视的苍凉。他在画里终于完成了永远在一起的愿望,再也不怕失去彼此。
平如和美棠颠沛流离之时,在贵州看到市场上的苗族妇女,“生活于他们确是艰难的,她们都着蓝色衣裙,上面绣着花纹图案,头上也以蓝布一层层包裹好,神色纯净,置身其间仿佛走进几百年前的社会一般。”而我们也可以经由平如的图文,走进已经远去的旧时中国,重温一对平凡夫妇的难舍温情。(《平如美棠》书评/李小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自从你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