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向热爱的世界开炮
2008年,意大利“80后”量子物理学博士保罗·乔尔达诺凭借处女作《质数的孤独》一举成名。作为一位有着浓郁理科背景的作家,他对人物关系和心理状态的细腻把握令人印象深刻。时隔五年,乔尔达诺的第二部作品《人体》问世了。相对于处女作,《人体》包含的命题显然更为丰富和高远。它讲述了一群被派往阿富汗战场的意大利青年的故事,在阿富汗经历了一场伏击战后,面对战友的丧生及其后带来的难以磨灭的创痛,这群青年完成了从青年到成年的蜕变。
与前辈作家喜欢大篇幅地描写战场气氛和战争场面相比,乔尔达诺在这部“战争小说”中对战争本身的描写可以说显得“吝啬”许多。更多时候,他将笔墨留在青年士兵的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上。在真正的战争降临之前,乔尔达诺笔下的世界是那么波澜不惊,战争似乎仍然是停留在教官们口中的一个符号,这些青年士兵恐怕也没有真正意识到其中的意味。对于他们来说,生活中的享乐以及情感方面的需求要重要得多。所以,我们看到他们的生活除了少数时间用来训练外,就是在上网聊天、玩桌面游戏,和为了满足生理的需求而寻找异性的刺激以及更好的食物,与普通青年并无不同。而在第二章“玫瑰山谷”之前,乔尔达诺对战争残酷的一面更多的是从人物心理状态方面来反映。特别是借助文琴佐·米特拉诺这个人物角色,作者将战争期间部分士兵因为恐惧而变得过于神经质的状态刻画得栩栩如生。
这么来看,比起战士们如何获胜这个话题,作者更为关心这些青年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在作者的眼中,这些士兵们不再是一个个战争机器,而是一具具活生生的“人体”。所以,在作者笔下,这群青年士兵与全世界大多数孩子并无不同:依旧生活在母亲保护下的耶特里、陷在迷惘的感情生活里的准尉雷内、上网寻找真爱的托尔苏、以及喜欢恶作剧的切尔德纳,这些人物似乎就活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也正因此,当“玫瑰山谷”里突然发生遭遇战,及随后带来的这些士兵的人生转折,就显得更加惨痛和残酷。然而,这就是成长的代价,无论是真实的战争,还是隐藏在“人体”内部的挣扎,它们都一样在给“人体”带来痛苦,却又都是促成“人体”成长不可或缺的因子。于是,在乔尔达诺这里,战争不再是生物层面的厮斗,而是人生前行“曲线”上的变量。正如作者在故事的一开头所提到的,“在任务完成后的几年里,这些年轻人中的每一个都努力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无法辨认。对于另外一段生命,也就是以往那段生活的记忆,也因此染上了一层不真实的、人为的色彩。”
在这部作品里,乔尔达诺并未放弃对人与人之间某些微妙情绪的探索:部队医生埃吉托与女观察员伊蕾娜的暧昧关系,以及他那充满纠葛的家庭;准尉雷内与罗萨那、战友妻子弗拉维亚先后发生的两段情愫;切德尔纳和死党耶特里、部队里唯一的一位女兵赞皮耶里间发生的故事,这些错综复杂却在作者笔下变得条缕分明的人物关系,一方面凸显了人际互动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让整个故事的层次更为丰富。
最后要说一说,从开头的献语,到作品中贯彻的“反战主义”立场,再到对战争的血腥与残酷的表达的勇气,乔尔达诺在这部《人体》中始终都在向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致敬。而后者书里,“当我们才十八岁,刚刚开始热爱这个世界,热爱生活;然而我们不得不对它开炮”这句至今仍被传颂的句子,正可以看作是对乔尔达诺这部新作最好的注脚。(《人体》书评/严杰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