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惊的秘密
我和秋叶,曾经制作过一个《基于人性微博营销15策略及案例全景地图》的思维导图,从娱乐、贪食、虚荣、愤怒、成长、偷窥、色欲等各个角度,分析微博上的代表博主,给出范例。营销是门艺术,缺少对人性的洞察,无法做好营销。《小时代》掀起骂战,但是票房是实实在在的,骂郭敬明的人,无法否认他在商业上的成功,虽然,商业成功也充满了争议性。
据说,在《小时代》里面,充满了奢侈品的品牌。据说,那是很多年轻人向往的生活——虽然目前不具备条件,但他们的梦想在影片里。
那算不算是品牌洗脑?
这本《品牌洗脑》,让人边看边倒抽冷气,认真想想,作者所剖析的,的确在现实中就是如此。
相比《影响力》,这本书更有时代印记。书末关于大数据的描述,也是让人心惊的部分。
我不是一个喜欢逛街的人,但,基于研究的需要,我会留意很多东西,只是有些会深入探究,而有些也就放过了,比如超市里鱼下面的冰,我以前只以为是给鱼保鲜,读了书才明白,背后的道理。而冰冻后饮料罐上的“流汗”,我前不久吃火锅时还拍了一张照片,当时就希望从照片中表现那种因饮料罐“流汗”而清凉的感觉。
我不是一个迷恋品牌的人,但是我也无法摆脱品牌,因为品牌其实是一种简单的选择,不需要试探,对于品牌的相信,可以节约大量时间,至于品牌影响,我也没有深入地探究过,照着书中所说的脉络,追溯起来,那肯定不是童年,因为那个物质贫乏的时代还谈不上品牌,但怀旧感扎根是肯定的了,所以才会有绍兴之行的熟悉感,无数个被唤醒的时刻。
我是一个消费者,我需要购买大量的东西,来支撑我的生活,同时也是一个营销者,需要把自己销售出去,严格说起来,是销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我讲求营销的艺术,希望把握好尺度,所以,即使新书出版,我也不会天天在朋友圈里发广告,我鄙视这种行为,我不能为了卖几本书就让自己变质,这也是我坚信营销是门艺术的原因。
我同时也相信个人品牌,如果不是长年建设个人品牌,我相信我可能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对于品牌的建设、传播,我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当然我觉得做得还不够,但,这是我所喜欢的方式,如果营销一定要恶形恶状,让人讨厌,那,不做也罢。
高超的做法就是品牌洗脑,提升自己的品质,让别人信赖、愿意购买、反复购买、推荐。我曾经说过,我这样理解销售:只有在脱离了为生存而挣扎、脱离贪婪、及因此而生的欺诈之后,销售才是一种艺术。我从不认同“把梳子卖给和尚”,那是制造需求,我喜欢的销售艺术,是寻找到有真正需求的人群,提供优雅的、高品质、长期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他们的心,一路共行,不只是客户,同时是朋友和伙伴。
营销是艺术同时也是科学,需要严谨,需要调研,这本书里充满了论证的过程,甚至用真人秀这种方法,这对于习惯猜想的国人,我觉得是最值得学习的地方,否则,真是辜负这个大数据时代。
关于品牌的真正悲剧,不是我们沦陷在品牌里,而是我们钟爱的品牌,品质降低,名不符实。品牌自身也是希望之瓶,固然我们选择品牌是因为恐惧、不安全感、压力、偏执等等,但是我们也要承认,的确拥有一些品牌,会给予人安定感和信任感,只不过,永远不要成为品牌的奴隶,一如作者在最后所说:
我虽然是一个营销者,但我也是个消费者,和其他人一样。它帮助我意识到,有很多品牌是不能从我的生活中剔除的,那些定义“我是谁”以及“我想要成为谁”的品牌。我希望这本书也能同样地帮助你去理解自己与品牌的复杂关系,并指导你、赋予你力量,使你在被操控以及摆脱操控时能有所意识。(《品牌洗脑》书评/萧秋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