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好喝 发表于 2014-1-13 09:38:39

对美的复仇

沟口对金阁纵火,就是艺术家对美的复仇。
1、
少年沟口因为“美”这种颇有些虚无主义的问题就可以决心和金阁一起殉情,不论怎么想,他也不是个单纯清爽的寺院小沙弥,无论怎么想他都太怪异了。三岛为这小说做了最精细的调查,把事件的外表还原到了完美的程度,包括鹿苑寺相关的种种信息,包括京都的种种地理风俗。可实际上,他近乎狡猾地改造了这个事件最致命的地方。那便是沟口其人。
沟口在三岛那里,不是作为罪犯,而是作为艺术家的象征被描写。
三岛故意让沟口带着口吃的缺陷。每当他希求与外界进行交流的时候,就会不得要领地陷入狼狈。这难道不是一种意味深长的象征吗。他达不到内部和外部的联通,无法顺畅地让意识之流抵达外界,外界也无法触及自己思想的内核。口吃将自己与世界之间那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具象化了,将艺术家与表达的战争具象化了。一边忍受表述的不可能,一边期望能将内心的炽热与黑暗翻转出来,这简直就是艺术家的宿命。
所以,沟口这个艺术家式的人物设定是小说的所有前提。而他所有的行为也都是为了解决表述的不可能,解决外部与内部、观念与现实的矛盾。


2、
这简直像一个成长故事,沟口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经过了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和努力。整个小说的行进过程中贯穿着两个迷,被沟口视为自己疾病的药引,即“陶醉”和“美”。
在他将自己的人生与金阁连接在一起之前,在漫长的童年里,他向往的,是集体性的陶醉。可以让他超越个人性的痛苦,个人性的欢喜,达到酩酊状态的陶醉,一种名副其实的“酒神”状态。在有为子赴死的那个夜晚,沟口和村里的少年们一起体验到了一种悲剧性的崇高,那种巴洛克式鲜血横流的场景。在那种时候,有为子对他的嘲笑,他在这少女面前的手足无措,他面对世界时随时都能感觉到的痛苦都不见了踪影。单纯因为有为子的死促成了自己单方面的复仇,沟口就条件反射地忽视了自己遭受的耻辱吗。我不这样认为。关键是陶醉。他陶醉于共同见证悲剧的参与感中,陶醉于这种集体性的事件中,超越了“个人的痛苦和烦恼”这种浅薄的概念。唯有在这样的情景下,他才会觉得作为个人,和世界的对立缓和了,因为陶醉是超个人的,酒神的狂喜是超个人的。作为个人的沟口消失了,身为沟口所必须承受的失语的痛苦也一并消失了。
这个事件在沟口的人生里扮演着黑暗源泉一样的角色,以至于在后来反复地出现。他在这里享受了观看悲剧后的集体性陶醉。这显然是三岛式的解读,他尤爱这样的场景,他在《太阳与铁》中提到,在抬神轿的狂欢里,他所感受到的平均的悲剧性,用语言所不能触及的集体性的酩酊,在身为作家的三岛心中种下了困惑但疯狂的种子。他发觉语言的逻辑性,在这种时候竟起不到任何作用。三岛作为作家,对语言的操纵和玩弄无疑是堪称完美的。可这种时候他却看到了语言的无力,看到了表述的苍白。语言所创造出的结构性的美,全然无法传达这种庞大而具侵略性的快感。因为这种原始的情绪,是现代人的伦理所无法诠释的。
而另一个迷思,美,则全然和金阁链接在一起。他用自己的幻想来改造父亲心中那座无与伦比的建筑,在与金阁初遇之前,已将它奉上王座。可是“美一旦接触到现实就会变得不完整”。他内心里的金阁和他眼前的金阁之间横起的鸿沟让他失望至极。这加剧了内外的偏差。作为一个拥有诗人气质的少年,怎么也不会允许“现实”这种庸俗又无趣,伪装成真实的虚假侵入到他对美的幻想中。他不甘心这样坐以待毙地接受信仰的毁灭。于是,他一边否认现实中具象的金阁一边告诉自己,“金阁掩饰了美,将自己幻化成了别的什么东西。美为了保护自身,可能会诓骗别人的眼睛”。从那个时候开始,金阁便彻底不再是他从父亲那里承袭下来的对美的憧憬了。每当金阁流露出现实的身影时,他自身总有一个力量在逼迫着自己为金阁蒙上神秘性的,命令性的色彩。沟口陷入金阁的难解中,希求窥见金阁破败外表下隐藏的金色内核,他确信在美的神秘中有金阁要告诉他的东西,可以疗治他的病症。在暗地里赋予了自己的口吃某种深层意义,将其视为金阁对自己的启示。正如他所说“我总觉得这个世界的某个地方,存在着自己尚未知晓的使命在等待着我”。他的一系列行动也是对这一虚幻使命的回应。“我要谁都看得见的,能成为我自豪的东西,比如,挂在他腰间的短剑。”与其说是金阁一直在操纵着他,不如说是他让金阁操纵着自己。他耽溺于自己的特殊使命中,甘之如饴。
由此可见,“美”和“陶醉”都带有不可解的神秘,被沟口看作内部与外部调和的手段。他觉得如果能够解决“美”的问题,“陶醉”的问题也将一并消失,内部和外部便会达到和解。可这两种东西却是极端矛盾的,一个代表着对自身的过度瞩目,一个代表着对自身的全然忽视;一个是个人性的无限膨胀,一个则是个人性的消弭。一个是阿波罗,一个是狄奥尼索斯。
3、
他寻找着能同时体味美和陶醉的事件。
沟口和三岛都是一样的,对于一个昭和时代的少年来说,距离这种陶醉最近的,就是站在遭受空袭的石板路上,在闪耀着火焰般红色光芒的天空下幻想世界的毁灭。残酷,酒醉和性在这种时候都融入一炉。这就是一个饱受思想之苦的少年为自己找到的出路,为抱着黑暗内核而无法与外界连接的自己找到的出路。在《恶事》这首写于战争中的小诗中便可窥见,战争的鲜血和黑暗是如何不遗余力地滋养着三岛的文字。
“就在窗棂之外,我等待每一个夜晚,我期待奇异的事会发生,我张看邪恶的预兆,一场沙暴,汹涌于街道,一道彩虹,斜悬于夜空”。
三岛在战时的飞机场幻想着自己和分崩离析的日本一起归于火海,在那个制造死亡的国度里写着他关于“黑暗中世”的小说,等待末日降临。而少年沟口,在内心深处,难道不是在写一出以金阁为主角的悲剧吗。他赋予金阁像古希腊史诗一般崇高的悲剧性,一种宿命式的悲剧性。他将美与自己一同放在摧毁性的外力中,以期在毁灭的一瞬让观念性的金阁与现实中的金阁重合,达到内部与外部的和解。等待空袭的那段日子,沟口内心的黑暗得到了最精心的灌溉,只要想到自己能够和金阁一起死于战争这场伟大的狂欢中,沟口就能被这种参与感所激励。无疑,在对这种可能性的短暂幻想中,他得到了暂时的解脱,看到了内部与外部之间那座充斥着火光和死亡的桥。
可不幸的是,在天皇的终战宣言后,他们像两个弃儿,被抛在了战后的废墟中。向他们袭来的不是世界毁灭的伟大悲剧,而是“无序的战后”这个扫兴的日间剧。他们得到的不是悲剧这种一次性的“行动式的时间”而是一种重复性的“佛教式的时间”。
经由毁灭和世界和解的希望就这样破灭了。
4、
在战后苦闷又窒息的空气中,金阁(美)依旧在持续不断地向沟口施加命令。他所抱有的关于“使命”的念想怎么也不肯散去。金阁的美经由战争中的尸体和鲜血的滋养变得更加可怖,在战后的无序中它自身似乎在昭示着规则。“美从人生中阻隔我,又在人生中保护我。为什么金阁单单对我露出真实的姿态呢。为什么横在我于女人的欢愉中呢。它反复提醒我,我所握有的独特性,个人性。”沟口不得不逃离这种快让他疯狂的思维桎梏。出走之后,在眺望里日本那荒凉寒冷的大海时。他终于知道,美对他意味着什么。
他曾经在这样的海上看到联合舰队的出航,翻腾在血液中的战争的记忆汹涌而来。所谓战争就是最彻底的集体式陶醉,他在这种酒神带来的“共性”中享受过和世界的和解。而金阁阻碍他寻找超个人的共性,金阁总反复提醒着他,他的独特性,他的使命,他作为个人的价值。金阁作为美总在阻止他达到陶醉。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何等的遥远,它们之间的差异又是何等的可怕。它们,就是生存的两极。
艺术家们总期望美能解决他们的苦难,可美却往往成为他们的负担。在这样颠覆性的发现之后,沟口终于认清了“美对我来说,就是怨敌”这样的现实。他必须烧掉金阁,必须毁灭美。
接下来的一切,都是为这个决心所准备的理由。在我看来,他并没有什么为了战后日本重整秩序的野心,他至始至终都在用“美”的标准左右自己的“生”,如今又怎么会搬出“道德”“法”的尺度来决定自己呢。即使他给自己的行动披上“法”的外衣,他也依旧只是个陷入艺术家式幻想的神经质。
这和三岛何其相像。即使三岛切腹时高喊着“天皇万岁”,他也依旧只是个想借自己的手品尝同日本一起毁灭的“陶醉”的诗人。他明知道人们会对他报以阵阵嘲笑,却仍旧不息将自己高贵的头颅和漂亮的内脏奉献给他的观众。甚至打电话给自己熟悉的记者让他去观看自己的切腹。他想变成悲剧本身。他堵上自己的生命,只为创造“陶醉”本身,以传达给所有注目他的人“这里,存在着根源性的东西”。
当然,与三岛的切腹一样,沟口对金阁放火虽是货真价实的“行动”,却最终也没有用道德性的标准来丈量这个世界。战后的混乱也好,架空的秩序也罢,他压根就没有想要恢复秩序。一个艺术家怎么可能制造社会性的道德性的法则呢,他只能借由对美的复仇来走出深渊。借由毁灭独特性来再次品尝他的“集体性陶醉”,品尝和世界的和解。借由充当一个非个性的纵火犯连接世界。
只不过,艺术家的宿命,便是作为美的奴隶而存活。最后,他还是没有逃出金阁对他的掌控,第三层那扇打不开的门,变成了金阁留给他的最后谜底。而他将在战后的世界里,抱着这个谜底一路抗争。
三岛的自杀便是这抗争的结局。(《金阁寺》书评/海带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美的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