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htmb 发表于 2014-1-13 09:38:51

爱情是个梦,而我睡过头

“二十五岁”对单身女性来说好像是一个唤醒睡美人的吻,强迫每个人醒来面对这个真实的世界。这是童话的结束,现实的开始。再也没有安静无梦的睡眠,有的只是回不去的过去,和不得不面对的将来。就像书中的主人公之一倪茵感慨的那样:“二十几岁快三十的年纪并不大,想起可说的故事却都是很久之前的回忆。我们都单身、独居,独立之后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便是给自己的世界砌上墙。墙内安全温暖,回忆是一箱珍贵的行李,唯有通过它才能触摸曾经的自己。”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个故事也不例外。25岁的聂蕙葶,从曾经的畅销书作家到如今的滞销书作家,眼看着自己逐渐失去了讲故事的能力却无能为力;29岁的倪茵,事业爱情皆无着落的双失青年,和Gay蜜相依为命;34岁的钟子筠,曾经是某部热门美剧的主创之一,回国后第一部作品是由《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改编的话剧。粗看起来,三个女人除了都是独身之外,没有任何共通之处。然而,根据六度分离理论,我们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的距离都只有五个人,所以命运奇妙的把她们联系到了一起。钟子筠开了一个业余写作课程,而聂蕙葶和倪茵都是她的学生。
但作者浅白色并没有将三个主人公放到一个交叉叙述的故事里,她给了每个人一个完整的故事,其他两人在那个故事里只有淡淡的侧写片段。三个部分单拿出来都是一篇精彩的中篇小说,并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合在一起又像是高中低三个声部,共同为一首爱与生活之歌唱出了动人的和声。她们唯一的交集是在课上讲述自己最难忘的经历,她们都被对方的故事所打动,但仅此而已。因为她们都在自己的故事里自顾不暇,那些自认为是独一无二此生不换的经历,对他人而言最多也不过就是精彩的故事罢了。所以,她们的共通点比她们自己想象的要多,她们都是沉浸在回忆中停滞不前的人。
她们该以怎样的姿态来面对将来的生活,站在曾经的自我和未来的自我的分界线上,现在的我何去何从?这类故事题材总是能激发出文人墨客的创作欲望,尤其是女性作者。从开山鼻祖夏洛蒂?勃朗特和简?奥斯丁开始,作家们就热衷于探讨“未婚女性25岁之后的人生”这一充满生命力的命题,根据自己第一手或二手的经验,为读者提供种种莫衷一是的答案。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女性独立意识的提升,无论是婚恋还是个人生活,女性都有了更多选择。因此以数名女性的日常生活为缩影,挖掘女性深层情感和心理,展现女性命运丰富可能性的作品应运而生。例如美剧《欲望都市》、张艾嘉执导的女性电影《20 30 40》、张小娴的成名作《三个A CUP的女人》等等,都曾风靡一时,备受白领女性追捧。
然而,从来没有一部类似题材的作品像本书这样打动我。因为她不仅写出了我们的“爱”,更写出了我们的“怕”。爱情本来就有这矛盾的两极,爱上一个人就像是突然有了软肋,又像是突然生出了铠甲。大多数作者都能写出爱,那些粉红色的仿佛空气中弥漫着糖粉的日子。然而我们的怕呢,谁能那么准确地看出我们的怕?
小说里钟子筠对好友范蕾说,小时候怕的只是样子变老,长大了才发现唯一可以努力保持的也只有样子了。我们都在不可遏制地变老,年轻的时候,我们坚信未来我们能遇到最好的人,更好的爱,然而逐渐老去时才懂得爱这种东西必然的结局:它只是个选择。我们怕自己最终选择一个过得去的,而不是自己喜欢的人;更怕别人也把我们当成了还凑合的选择;最怕的是到最后,已经别无选择。
最后,她们都有了各自的选择,有的欣喜,有的如释重负,有的心存感激。钟子筠说:“坚持从来都很容易,难的是决定什么时候放手。”无论是坚持还是放手,最重要的是能够为这个选择负责,而不要心有不甘。有的人可以习惯一个人生活,也可以装作不曾爱过,那都是因为,他们明知道爱情是个梦,但仍然选择睡过头。(《我们在互相辨认中老去》书评/李小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爱情是个梦,而我睡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