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薄龚 发表于 2014-1-13 09:38:54

也许是我过于期待

作为政法大学的一名学生,很早以前就听说过这本书,一直想读,但在学校的图书馆,由于它过于热门,总是借不到。终于这次回家,在市图书馆如愿以偿地拿到了这本书。
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会像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带给我同样的冲击,但是结果有些令人失望,相当缺少阅读快感,最大的收获是一些对西方法律状况的常识性认识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国内法制现状的启发和反思。
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读书应该一气呵成,绝不能再这样拉长战线了……不爽……丢人……
还有,觉得这本书读着不畅快,可能是因为有很多内容涉及到了对于自身来说较为生疏的问题,这就是无知的不良后果,慢慢来。
还有,认为书中什么样的内容是经典而富有哲理的,与个人思想状态密切相关,近来理智似乎又被本能和情绪控制了。这样不好,非常不好。
还有,这种东西方对比类的东西读着难受,有以下几个原因:一多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使我们很难摘掉有色眼镜完全客观(而非过分悲观)的认识自我,二缺乏对于自己的民族和其他民族宏观而正确的认识,但什么是正确的?你眼中的正确就是我眼中的的错误。什么是正确的?我是一个世界观都还没有确立的小屁孩。如何确立一个正确有效的世界观?读书,思考……而不是在儿女情长中缠绵缱绻不能自拔。
刚刚又把书粗粗地翻了一遍,印象最深刻的是以下几个关键词:法官的地位,政府的职能,公权与私权的对峙,程序公正,民众的权力。
法官的地位——以判例法为主的西方国家,法官的地位举足轻重,常常是由法官说的算,甚至能够否定立法。这一点与我国区别甚大。法官高于政府,代表绝对的正义与公平,这对于中国的百姓来说,似乎是不可想象的。好像有很多人,已经不大相信正义与公平的存在了吧……但是我真的没有这方面的实际经验,没法说。
政府的职能——作者表达的似乎是,西方政府仅仅是社会的公仆,以契约为基础构建起的社会的权力距离似乎是很小的,又与我们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小现实截然相反,当然,这话都是我道听途说来的。
公权与私权的对峙——在集体主义的国家里,是不大存在这个问题的。但是我国各地区发展速度严重不均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些地方已经俨然将强调个性发展和个人表现作为主流价值观。或许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也会随着网络、文化各方面的发展而逐渐出现。
程序公正——这也是一个对于中国民众来说不太熟悉的概念。但是它也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并被一些法律工作者讨论。程序公正并非费事而是具有实际的效益,需要我们慢慢认识和接受。
民众的权力——书中给人的感觉是,外国人很有发言权,想告谁告谁,想不服不服。当然了,我们不能忽视能够写到书里的必然是有独特之处的事情这样一个事实。但是个人主义的西方国家的敢言和能言还是与我们不大相同的。(《西窗法雨》书评/我是李小猫妈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也许是我过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