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红璞铂 发表于 2014-1-13 09:39:42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张德芬是所有我阅读过的灵修类书籍,影响我最深的一位“导师”。说“导师”,大多数时候,在我的观点里,那都是带有贬义的。因为这个世界已经充斥了太多道德"导师"太多的成功学“导师”女性成长“导师”太多的灵修“导师”,而大多数的他们自己,不也在物欲横流中起伏,或许没那么成功或许也忍受不了外界的寂寞,这是我不喜欢“灵修”的一个原因。
在上一次阅读德芬老师的书,我有些许失望,真的不希望,灵修成为一种潮流,成为一种可以去健身房速成的心灵健康运动。任何时候,这样的运动不过是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成为一种可以炫耀的“潮流”,于人于己根本没有任何作用。但是这本书,那个熟悉的给我很多感动的德芬老师又回来了,她放下了了速度,不再追求速食的“灵修”,用一种平和的态度对紧密关系娓娓道来,这是我喜欢的也是崇敬的那个人。
《遇见未知的自己》是影响我本人很大的一本书。那个时候还是读的APP上的电子书,读了几段之后,就会越读越艰难。我想我们每个80年代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在长大之后,和父母或者其他亲密关系中遇到一些书里提到的问题,只不过每个人的状况不同。那是一本“授人以渔”的书,这本《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也一样。前者用了一个人的故事,理清了让一个人混乱的所有的关系,后者更加“张德芬”,因为这个书里,更多的提到了她自己所遇到的事情。你会有这样的一种感悟,哦,原来连那么平和的德芬老师她看起来活的那么幸福那么淡然,原来连这样的一个人她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并且勇敢的解决走了出来,我,为什么不能呢?
看《绝望的主妇》,我记得有一个小细节,bree和别人在谈论佛洛依德,她说,一个人把自己所有的不幸都归为母亲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她说的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弗式的“精神分析法”,在西方,很多心理研究都会用到这个伟大的理论,但是一个人长大了,是否可以将自己所有的心理暗疾都归结为母亲?这个问题我很久没有想通,在德芬的这本书里,她告诉我们:这种心态的子女,都是还是内心不成熟的,他们还在用孩童的心态来要求父母、责怪父母。每一对父母都在尽他们所能的对子女好,只是当时他们的能力有限、知识有限,所以,他们能给我们就只有那么多。
放下书,我沉思良久。或许,这就是那个伟大的理论的漏洞——人无完人。当我们长大成人,我们能够看得清楚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伤害的时候,为什么却要选择去责怪去较真,而不是看清楚之后选择宽容和原谅呢?几乎每一对亲密关系都要遇到这样的问题,控制权的问题。如果我们真的足够强大了,或许不是争夺控制权,而是面对控制权不争夺却也不被控制。我知道,很少有人,那些在亲密关系中痛苦的纠结的沉沦的人们,真的能够做到。我也做不到,我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直到不久之前才最终说出了“不”字,也终于说出了“随便你”就像德芬老师曾经对她父亲说的那句“断就断”。后来还是很多人来责备我,用的无非就是书里所说的“恐吓,责怪,让你内心罪疚”等手段,但是我告诉他们,为什么我们要绑在一起死却不肯放对方一个活路?明明是很相爱的人,如果没有了尊重和宽容,那么其实还不如去做陌路人。是的,我痛苦过,大哭过,要死要活过,从来都是想要对方给自己一个活路,但是却从来不肯放开手。我终于明白,没有什么可以要挟我的时候,自由来到了。我们需要给彼此空间和时间,让大家都去成长。我记得有本书说,凡是让你感到痛苦的那就不是爱。德芬老师说,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是真的,每一个当下,痛苦的纠结的难捱的,其实都是内心在作祟。如果你难过你痛苦,你可以选择离开,或许走远了,发现大家还是可以相爱的,那个时候,也许就是她经历过这一切之后她和她父母的关系模式,我期待着。
我每天睡前读一小段,如果这本书,真的能营养内心,虽然是如此朴实的文字,但是却需要思索的时间去消化。天一他妈要是早看到也许会好,但是我坚信,那种自以为是的人,是没有心灵容纳这样的文字的。
爱啊爱,多少伤害以爱之名。这是德芬老师在《遇见未知的自己》里的一句话,我一直记得。
“有种爱是:我不管你的快乐和幸福,我只关心你是否按照我说的去做,去生活。如果你正被这种爱凌虐,请别允许自己待在这种处境里,无论对方是谁,曾经为你做过什么,如果你正用这种爱加诸别人身上,请诚实面对。爱的前提一定是希望对方在自由意志下幸福快乐,即使你觉得他的选择是错的,也由他去,祝福他。”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在玩‘找回你的内在力量’的游戏,从小周围的环境和父母就不断在拿走我们的力量。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厚颜无耻的找回自己的内在力量。别让任何人拿走你的力量,尤其那些以爱之名,却拿义务、责任和‘应该’来剥夺你力量的人或是你自己内在的声音。”
与君共勉。(《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书评/阿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