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姐gpm 发表于 2014-1-13 09:40:19

转角遇见王小波

开始阅读王小波先生还是十年前的一次邂逅:火车上一个学长给自己畅谈自己最喜欢的书是先生的书,里面如何想象力,如何幽默,如何智斗自己国外老板。随后,我默默记住三个字:王小波。
下车赶到学校,我急忙去书店借阅了几本先生的书,看了《白银时代》,实在与学长介绍的相差的如悟空的那个能十万八千里的跟头,我也如八戒那样被一棒子打下了想象的天上人间而降落在丑陋的高老庄。自我安慰道:我还是古龙金庸吧,那个漂亮的黄蓉和帅气的南宫才是我的菜。
人生起伏如过山车般的摇摆和振动,有悲欢离合,也有阴晴圆缺。但是,生活大多数时间其实还是无意义和无聊的排列组合:文献,实验,书籍,实验室和寝室的折返跑中。时不时的翻开王小波的书,从开始的厌恶到慢慢的喜欢,做愤青的快乐是无语言表的:骂人不是艺术但是一定是发泄的最好方法,可是就像唱着最近比较烦,烦恼不是少了而是更多,越骂越有一种心情的澎湃,跟着网络和周围的学弟学妹们在各个论坛里宣泄自己年轻的骂声,一个字爽,自己就是那头牛。
烦闷太长了,也就失去了烦闷的本身意义。人很容易走向反面,就开始走向另一个极端:发奋读书,什么书都读,并利用科学里学到的最大的工具就是批判,没有批判哪有论文,带着批判的眼光看世界的最隐蔽的假设就是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可是这一路读来还是在原地里打转,因为读的都是什么《高等数学》,《物理化学》这样官方版的教科书。
突然,海外回来的一个朋友介绍了一本《国史大纲》,让自己真正的开眼,骂人还是要先知道前人历史才可以;另一个论坛里的朋友提醒自己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才发现了学术原来是这样:概念,判断,推理,命题和公理结构。走向了学术之路,不仅仅是《从一到无穷大》,还有《什么是数学》,不是王小波先生的仅有读到罗素,马尔都塞,卡尔维诺,其实还有庞加莱和法国的布尔巴基学派,德国的希尔伯特,克莱因。
再次回首国内的学术没有网络和现实中那么脆弱不堪,我们不仅有杨振宁的杨米尔斯方程和杨巴克斯特方程完爆拥有古典数学工具的费曼,还有陈省身的陈类。当然过去的华罗庚也不仅仅是官方的自学成才其实是出身英国公学的剑桥学派的哈代名门高徒。
回首国内的现状,他们那一代是现代进程中的一点炮灰,国内没有他预感的越来越差,也没有他憧憬的越来越好例如;从面黄肌瘦到肥胖过度的国人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西方现代化不是唯一的答案,”这个原理不知道王小波能不能理解。
重新翻看王小波先生的书,再也不会有点羞怯的看到点鱼腥感到脸红,也不会因为里面刺耳的骂声和自己想通而感到拍手称快了,仅仅是一声叹息中一地鸡毛版的无奈。
人生最基本命题:人都有一死在数论里的基本命题“素数无限”只是那样的脆弱和不堪一击时,才感到王小波先生的书里写作最重要的命题爱恨真的是别样红么?最核心命题的自由和反抗权威真的那么香么?偏离了日常生活的学术其根本的意义是是什么?(《沉默的大多数》书评/阅微草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角遇见王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