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dn888eu 发表于 2014-1-13 09:40:26

墙根三记

看围城,是跟钱夫人的《我们仨》一起看的,围城放宿舍,我们仨放办公室,就这样三天两头忙里偷闲来看,零零碎碎一个月,敲敲打打缝缝补补,到月底也看完了。自认为我没有什么文学修养,但我自信对所选的书有品位。不看那些乱七八糟的书,要看就看大家的精心之作,虽然不见得会对我自身有什么提高。
围城里的人物多出自钱先生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是信手拈来,有些人是东拼西凑,有些事凭空捏造,而主人公方鸿渐又跟钱先生的人生经历颇有几分相似,再加上同时看《我们仨》,我对事情的“真真假假”更是糊里糊涂了。好在我对学问事物,跟钱先生“格物致知”相反,我是不求甚解:如果活在古代,我倒可能会是个胡乱作诗的随性秀才,游历四方落魄他乡,偶得一两名句流传于后世了;而钱先生会是屈原或是曹雪芹,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所以这样看下来,我是了无心得。作为一个门外的最低标准,虽不像钱夫人那样看得哈哈大笑,心领神会,看到精彩处,也让我拍案叫好。“三闾大学历险记”更是书中的精妙部分,五个人各有性格,组合在一起相互扶持,相互戏弄,闹出了不少有意思的故事。这大概跟钱先生的经历也有关系,他年轻时候因为求学、做学问,经常漂泊他乡,跋涉的经历一定不少,新鲜和孤寂并存,肯定也造就了不少奇闻轶事,夹杂着不少感情寄托,这也难怪钱先生把本书的重点放在旅途中了。
本书中人物种类繁多,应有尽有,先生有方鸿渐、赵辛楣、李梅亭、曹元朗、汪处厚、韩学愈之类,女士这边有鲍小姐、苏小姐、唐小姐、孙小姐、刘小姐、范小姐等等,这些多个人物,我却一个都不喜欢,应是钱把他们都刻画太细了,正面的刻完再描一下衬里,用旁观者的角度看完,再来体察内心想法,这还不够,别人窃窃私语,加以讨论,这样就活灵活现了。所以会觉得,他们都是为一己之私的卑鄙小人,哪怕是孙小姐跟方鸿渐结婚,也让方鸿渐用“千方百计”来说一顿,几下不痛快。与其去评判他们的好坏,倒不如来看看自身,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存在,做万事都有欲望在催促。若说面对同一件事有不同做法,只是在争抢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时候用的方法不同,或是志不在此,另在他处罢了。在读书时倒不妨把自己对号入座,找出自己的“真身”,给自己加个冕(勉),或者一笑置之,也不失为像我这“不求甚解”真小人的君子作风。
书中两个人物特点尤为突出,也写得最多,那就是主角方孙夫妇,我把他俩比作一块石头,一座砚台。方鸿渐虽然姓方,在我这确实圆溜溜的鹅卵石,当“方”角棱石遇上滔滔“鸿”流,“渐”变成什么样子也就可想而知了。他“志大才疏”,性格软弱,没有主见,喜欢周旋在误会与偏爱之间。方鸿渐对苏小姐跟唐小姐的态度截然不同,暗地里想着怎么勾搭唐小姐,另一面也想好怎么应付苏小姐,陈奕迅唱“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是方鸿渐当时的真实写照。孙小姐心思细腻,颇有主见,性格两极化,在夫妻中占据主动。这点从孙小姐“千方百计”,方鸿渐“将计就计”结婚一事可以看出。在随后的夫妻日常生活中,每当出现新的情况,总是孙小姐率先发难,还要最后收尾。不管是男人女人,在遇到感情问题,总喜欢左右逢源春风得意,而当真正结婚“进城”后,又会因种种小事导致墙内失火。这是人共有的负能量属性,只是前者更多是男性,后者多是女性了。在这里,结婚是一座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又想出去走动。
钱先生写作的本意,其一是揭示这一发现,其二我想更多是在于把玩了。《围城》对于钱先生来说,就像是一件雕塑品,杨绛在后序中曾写道,钱平均每天写个五六百字,而且一写就是终稿了。这跟雕塑颇像,雕一刀下去就有一道痕迹,最后成什么样儿都改不了了。而书中的笔法随意绚烂,文字游戏颇为出彩,故事是以真实经历捏造的一个“本故事纯属虚构”,很像是用民间传说为蓝本充分地发散思维雕砌了一尊观音像。所以我看钱先生的围城,重在创作、传情达意,而非非常严谨的文学创作。像钱先生一贯的“痴气”,不厌其烦地跟阿园日复一日玩同一个恶作剧游戏,这也是钱先生所开发的一款文字游戏。相比,《管锥编》应该是钱考究的文学造诣了。(《围城》书评/小马小马小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墙根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