舛袤 发表于 2014-1-13 09:40:28

静静地回去

刚翻开《和我一起玩》时,没觉得好,还略为失望:这画得也太不认真了吧?铅笔线条随意潦草,只在很少的地方用彩铅点染了一下。可是读完整个故事,再回来看,才发现这种貌似随意的速写其实并不马虎,正如故事看似简单,却是细节精美,内涵深远。
比起著名的《在森林里》,玛丽?荷?艾斯的这本书并没有受到那么多名家的推荐和解读,但是我对它的喜爱却超过了《在森林里》。铅笔闲闲写就的散漫画风,洋溢着一种天真烂漫的气息,使得画页如同撒满春光。故事说的是一个小女孩走到树林里,看到许多小动物,她想跟它们玩,但每当她伸手去碰触它们时,它们就逃走了。而当女孩独自静静坐下,小动物们却一个又一个地回来,跳到她身边跟她玩了起来。情节幼稚可爱,解读也不费力——正如许多人所说,生命中的许多东西,努力追逐总是得不到,静静等待自会降临。但是,这并非我所领略的意趣。
最初吸引我注意的是故事主角小女孩的目光。当她想跟小动物们玩的时候,她并不是见到一个动物就不管不顾地冲上去,她看到:松鼠用“尖尖的牙齿”啃着橡子、小兔子“一边用鼻子闻,一边小口小口地” 吃着一朵花、小蛇“扭来扭去”爬过草丛。这不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看到”,而是真的“看到”了小动物们自身。在这些场面,那种像是随便划拉的铅笔画就显得出奇的精准,比如小女孩走来时,背对着她、正在小口吃花的兔子一脸警觉,眼睛向后斜视着她,甚至逃跑时也在用这样的视线偷看着她。而“一溜烟爬到树上”去了的松鼠,也用两只小爪扒着树杈,脑袋从树后谨慎伸出,小心冀冀地盯着她看。事实上,每一页上动物们的目光所在,都随着情节转变,出现不同的聚焦。它们的姿态也由最初的紧张警觉渐渐变得放松自如。
从“所有的动物都不跟我玩”,到“所有的动物都和我玩了”之间,玛丽?荷?艾斯设计了一处情节转折,十分圆润自然,耐人寻味。她让寂寞的小姑娘先去拔了一棵蒲公英,把种子吹散了,又让她无聊地坐在池塘边,看虫子在水面划波纹,然后,蚱蜢、青娃们才一个接一个地悄悄回来。
女孩静静坐下,并不是为了等待什么,她没有任何“得到”的妄念,只是自然地静下来,任凭自己寂寞着。安静让她学会了耐心,并最终获得动物们的接纳。因此,在我看来,《和我一起玩》的精神内核并不在于“得到”,而在于“回归”。它描绘的是一个合谐的自然世界,孩子、蚱蜢、松鼠、兔子等都是其中的平等成员。只是,作为人类,孩子被赋予的社会属性常常使得他们忘了这一点,从而被这个世界拒绝。而当他们回到自身,回到当下,保持完整初心的时候,就会再次融入本来就属于他们的世界。一旦归来,生命就会给予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书中的小鹿或许就代表了这一隐喻。
在所有的动物中,最重要,也最神秘的就是小鹿。它并非女孩之前追逐着要求和她玩的动物,而是在别的动物回来后,主动出现并接近女孩的。它的出现不但让女孩惊喜,还给了女孩额外的温情:伸出舌头舐她的脸颊。每次读到这里,我那快满两岁的女儿颗颗总是会咯咯笑起来——可见小鹿带来了怎样的欢乐,女孩那又痒又开心的表情有着多大的感染力!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动物们一个接一个全都回来的跨页大图上,画面最前方忽然出现了一道铁丝网。在之前懒散的画风衬托下,这道网显得格外突兀,钉子和铁丝结都得到了细致描绘,笔触果断,粗,黑,重。可是,这网倒也不是结结实实竖在那里的,倒像是被人踩倒了,留下大大的缺口,松散地拉在读者眼前。
我们无法忽视这道铁丝网,在故事的欢乐结局里,为什么会有这么不和谐的道具?它是为了挡住什么呢?我百思不解。读过很多遍之后,我的目光停留在书的最后一页——没有文字,太阳高高照着(始终微笑的太阳在这一页上似乎带着某种宽容悯然的表情),女孩向远处山坡上的房子跑去。在这里,铁丝网消失了。
我想,这道网或许是为了阻隔现实世界的噪音吧。孩子和小动物的世界只有怀着宁静美好的初心才能踏入,它不难实现,但硬闯就会受伤。而曾经在那里驻足的孩子,终究会离开它。(《和我一起玩》书评/蔚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静静地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