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不断的断舍离
我对物品的执念,想来是因为缺乏安全感的缘故,冰箱如果空了就会生出一种莫名的恐慌感来,只有被塞得满满的才会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在《断舍离》的描述里,我这是一种典型的忧虑将来的人。但同时我也对很多承载过去记忆的物品无法割舍,比如多年前收到的生日礼物,甚至小学时候的课本,以及很多没有丝毫用途的水笔芯,总觉得那些东西代表的是逝去的时光,而我显然想要把所有能记住的时刻统统装在脑海里,不管是快乐还是不快乐的。显然我这又是怀念过去的典型了。这样的人通常会极度的缺乏安全感,甚至很多时候会产生严重的自我怀疑。物品只是一种寄托,总觉得把物品捏在手里才会有稳定的感觉。同时也因为无法有意识的挑选记忆而使自己脑海中很混乱,甚至有时候记住的那些不开心的事情比开心的事情要多得多。于是特别容易陷入泥沼中,某一天再遇见类似的事情的时候脑海中就会把之前有关的记忆调离出来,对当下发生事情的判断产生干扰。
在租房子住的当下,我总是不敢买太多的东西,总觉得没有租房没有家的感觉,不知道哪一天就要搬离,而我害怕到时候很多东西我带不走,又舍不得扔,最后不得不扔的时候心疼不已,说好听一点是恋物,其实这是典型的纠结型人格,做事不果断不干脆。好不容易做了决定事后又万般后悔,觉得当时我要是那么选择也许会更好啊之类的。对此,在做选择的过程前后我总是深陷在自我讨厌的状态里,经常想我要是一个干脆的人就好了,就不必要如此痛苦了云云。
同时我也是一个不懂得拒绝的人,对生活中很多需要说拒绝的时刻而开不了口,最后勉强接受了只会使自己不快乐。这正是由于自己的优柔寡断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吃亏的只是自己。
总之在对自我进行又一次深入剖析的契机是因为最近在看《断舍离》,所谓“断舍离”就是提倡从身边的居住环境开始整理分类收纳从而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及人际关系甚至人生轨迹。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断舍离提倡把人作为中心,而不是物体,在面对物品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我现在喜欢不喜欢,要不要用,而不是我从前很喜欢,我以后会用得着。你从前喜欢并不代表你现在还喜欢,就好像你跟一个人从前关系一直很好,但是并不代表你现在跟他关系还是很好。某个东西你现在完全用不着,一直放在那里,你觉得以后可能用得着,但是那个以后是多久以后?放在那里或许只是在占位置,你的房间甚至你周围的生活环境都被这种以后可能会用得着的东西充斥,但事实可能是你以后或许永远没有用得着的时刻。这样一想那些你以后可能用得着的东西跟讨厌的垃圾无异,所以要果断的扔掉。
很多东西扔掉多么可惜,大概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扔掉多可惜啊,又没有坏掉,要我扔掉我真的舍不得啊。但是就好像一段过去的感情,你一直舍不得忘记,因为即便最后的结果不是你想要的但是你曾经那么快乐过啊,但是你要想一想,你所承受的不光是过去的美好记忆,那些痛哭的时光同时也被深深烙印在脑海吧,所以狠下心来扔掉那些不需要的东西,让你的房子变得敞亮,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吧,忘掉过去,从新起跑。当然,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不是说忘就能忘的,但是那些对现在的你没有用的东西狠下心来还是可以丢弃的吧。把前前男友送你的娃娃前男友送你的包包都扔掉吧,眼不见心不烦,你也不会因为见到他送的东西就想起过去的时光了,慢慢的他也就从你的记忆中淡去了。人生突然就豁然开朗了。
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最难做到的应该就是脱离对物品的执念了,因着自己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大概需要漫长的调整的时间吧,把寄托在物品身上的那份感觉转移到人身上或许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所以看完书的当下我已经扔掉了一直丢在阳台上的以为以后某天还会需要再穿的两双鞋子,还有一些我总觉得我会用得着的盒子,以及手机通讯录里其实不会再联系的号码,下一步还要慢慢的整理衣柜,把不再会穿的衣服丢掉,甚至过年回去也要把家里那些让老妈给我好好收好的用不着的东西也做一个处理才行,小学时候某个同学送给我的已经烂掉的音乐盒,落满灰尘的玻璃瓶子,已经长霉的木质相框... ...
通过从自己身边的物品开始着手吧,清理不必要的记忆,整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把不快乐统统丢掉,期待自己一身轻松的时刻。
2013年10月30日(《断舍离》书评/蓝晓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