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者的哀歌
罗贝托?波拉尼奥的小说很纯粹。他喜欢文学,作品的内容也都与文学有关,既描写文学被动渗入生活的方式,也描写人们主动参与文学的方式。波拉尼奥的长篇气势磅礴,但短篇却很散漫,就像在紧张工作之余的闲聊。他笔下的人大多与文学亲密,与社会疏离,或者作为家人同样深受疏离之害。或许这就是波拉尼奥体验到个人生活和家庭处境。作为一个政治漂泊者和诗歌的信徒,他的短篇小说很少谈论政治,只是在沉默之中观察那些被政治伤害的人,为那些漂泊者写忧伤的歌。罗贝托?波拉尼奥(1953-2003)是在墨西哥长大的智利作家。其生平颇有传奇色彩,这包括年青时参加反对皮诺切特的政治斗争的经历,以及半生落魄,一鸣惊人又粹然离世,死后又被发掘出一些重量级作品等等。这次新翻译出版的短篇集《地球上最后的夜晚》包括14篇小说,是从波拉尼奥生前发表的两部西班牙语短篇小说集中挑选过来的。
这本书里有两类小说,一类是对记忆进行加工的“虚构小说”,这些小说努力从中平平淡淡地叙述中找到一种被什么“捅了一刀”的感觉,比如虚无、记忆、理想、爱情、挫折或所有这些东西。这本书里写落魄作家的小说基本属于此类。另一类是直接取材于记忆的“非虚构小说”,这类小说旨在还原各种漂泊生活。语调平淡,偶尔用力勾上一笔,明着是写遗憾,实际是想表明那一点也不遗憾。或者想说不遗憾,却无法了却。《安妮?穆尔的生平》是这类小说的代表,而且它似乎直接取材于主角安妮?穆尔(也可能叫别的名字)的日记。
安妮?穆尔四十年的人生算不上传奇,但很复杂,仿佛是一群人的经历。她在很多地方生活过,交往男朋友和住过的地方一样难以计数。她非常坦诚,脾气不太好,对现实很不屑。她交往过各种各样的男朋友,其中一个因为知道了她以前所有的事(都是她自己说出来的)就逼她卖淫。另一个(韩国人)因为被她抛弃而了结了自己的生命。四十岁的安妮?穆尔好像把什么都看透了,但还是那么高大、出众、百折不挠,处于人生起点上,比原来更清醒,像个天生的漂泊者。
与安妮?穆尔相对照的是《戈麦斯帕拉西奥》里的女馆长。她喜欢诗,有一个迟钝却爱吃醋的丈夫。曾自费出版过诗集,已经坦然面对庸俗的生活。波拉尼奥为她的周围的生活感到绝望,为自己的长发、棉布夹克和大眼镜感到恶心想吐。只好辞掉文学馆的工作。但是,与安妮?穆尔不同,女馆长感情充沛,她会为一首歌哭,陶醉于美好的夜色,对未知的世界保持敬畏。如果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两个面,她的生活另一面绝不卑俗,也有自己的歌,只是呤唱的方式不同。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这个短篇的名字很魔幻,但内容只是父子两人的一次出游。故事中弥漫着淡淡的忧伤和莫名奇妙的兴奋感。儿子除了关心书里一位诗人的命运,其它都不感兴趣,但能和他聊诗歌的只有一个喜欢朗费罗诗歌的老妇人。父亲(退役的职业拳手)玩得津津有味,最后因赌钱与当地人大打出手。这篇小说没有写出结果,而是像一部动作电影那样定格在一幅打斗场面上,很令人兴奋但嘎然而止了。波拉尼奥的小说就是这样,也许平淡但绝不空洞。就像那种简笔画,一笔一划都非常到位,只勾勒事物的轮廓。你重读得次数越多,越是感觉如此。(《地球上最后的夜晚》书评/NULLAN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