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一误两百年
我一直以为《格林童话》是格林兄弟俩所写,直到看到这本菲利普?普尔曼所著的《格林童话》,在引言之中,我才知道,原来格林兄弟俩也并非“著者”,而是对民间流传的童话故事收集整理以后形诸于文字,进行发表。其实,从法理上来讲,这种采风后再创作形成的作品,与作者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之间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完全相同的著作权,都是作者智力创作的成果。
但是,我所惊讶的是,既然是采集而来,那么这些故事是早就存在的,是人们在千百年的生活中口口相传的。
“童话”一词,顾名思义,是给儿童看的故事。
我童年时的确看过不少童话。再次拾起,却已是十多二十年后。
孕期,我买了本《格林童话》。原本的意图是每天读来以作胎教之用。只是,读了三个故事以后,我实在是忍无可忍。
Kao!那些缠缠绵绵、凄凄惨惨戚戚的纳兰词都比《格林童话》更适合用来做胎教。这么说,是因为我当时手头的书除了一堆怀孕育儿指南外还有一套安意如。
有人说,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
其实,我更想说,童话从来就是给成年人看的。童话的读者根本不适合少年儿童。
你见过不爱嫡亲儿子的父亲吗?只因为打算宠爱一个女儿就要把十二个儿子都杀死。
你可能觉得这是《东周列国志》里纷乱的春秋诸侯国,诸侯重视权势、漠视亲情。
可是,不!这是《格林童话》中的《十二个兄弟》。
其实,也许好些年前,我的内心之中便隐约觉得陪伴我度过童年的那些童话故事有些不妥。于是,2009年的时候我也恶搞了一把格林童话,写了一篇Sofia版的《灰姑娘的自白》(见2013年12月3日的日志)。在我的版本里,灰姑娘是一个心机深重的女孩。
看着自己笔下的格林童话,我也会恍惚:抑或,灰姑娘原本就是这样的?善良与恶毒,其实就在于不同的包装而已。谁是谁非,压根儿不得而知,全在于作者的思绪驰骋之中。
只是,红透华夏大地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在娱乐了孩子们的同时,也逐渐显现了它的负面后果。有的孩子因此爱上了暴力的平底锅,甚至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是,三个小男孩过家家,扮演灰太狼的那个孩子真的点燃了柴火用另外的两个小伙伴煮羊汤。
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那是一张白纸,你涂上什么颜色,它就会变成什么颜色。
我在孕期拒绝拿《格林童话》做胎教的原因就在于此。我不想让孩子从小甚至从娘胎里就被动地接受这种恶与暴力的教育。
童话的读者,应该是成年人。有着独立思维、能够明辨是非的成年人,通过童话的阅读和思考,也许会发现一些曾经被掩盖的问题,也许会颠覆自己已有的世界观。呵,谁又知道呢?
一千个读者的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寻常普通的我,也会写出自己的《灰姑娘的自白》。
当然,菲利普?普尔曼的这套《格林童话》也是他从《格林童话》里选取了五十篇后再创作的成果。
菲利普?普尔曼以优美的语言重构了格林童话,并在每一个故事的后面都添加了附注,解释了故事的渊源。
只是,白雪公主的后妈依然心肠狠毒,但是最终对她的惩罚仍然是“以暴制暴”的简单而原始的刑罚。
童话,它的本意是美好的,它想教会人们懂得“真善美”,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是,千百年来,无论是民间的口口相传,还是作者的笔下游龙,都用了另一种成人世界的模式——快意恩仇,这是武侠世界的投影。
将恶人撕成两半——若非在法制不够发达和文明的古代社会,那只能在武侠小说里见到了。
武侠无罪,童话亦无罪。
错的,只是找错了读者群。
对于童话,少年儿童不宜读,而成年人却又不屑于读。
其实,我真心觉得成年人应该来读一读童话。读童话,并非一种幼稚之举。童话是一处宝藏,里面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财富,就看你如何发掘它。(《格林童话II》书评/Sofia)
推荐观看:毁三观毁童年动画《白雪公主婚礼后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