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风花雪月 发表于 2014-1-13 09:41:1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推荐阅读:放下手机,看看我
一直认为每一本书都会为读者推开一扇门。
有的门后面藏有真挚的感情,有的门后面有丑陋的世态,有的门后面则是独辟蹊径,让你看见新奇的角度。而这本《文史杂谈》则让我看到作为学者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历史的另一侧面。
一直很喜欢历史的我,对于每个历史事件都是喜闻乐见的,但是就像陶渊明所说的那样:“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但是看完先生的书,让我对于读书与治学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每个字都有其含义与出处,每个句子都值得推敲,而每篇为文都有其实际意义与贡献。这些一点一滴的积累让我看到一个学者的艰辛与探究,钻研学问的枯燥与乐趣,但是就像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于用典的追求与发现的乐趣,在字与句之间发现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追寻到最初的源头,那种乐趣也是无可言喻的吧。
而周策纵先生,学贯东西,不仅对于甲骨文、训诂学、历史学、文学都有独到的见解,更对于中国近代史尤其是五四运动的研究亦有很高的造诣。五四运动在我心目中一直是历史教科书的样子,每次看完这段历史,都是让人心潮澎湃,热血翻涌的。那些振臂呐喊的学生,那些热心国是的商人、市民,都是中国最热血的人,他们会与历史一起永远镌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上。
但是在看完这本书之后,可能我会对于五四运动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一个运动可以是鲜活的历史,可以延续至今依然有现实意义,可以多少年来激励了无数文人志士,这样的运动唯有五四运动,但是五四运动又不单单是一次简单的学生运动或者社会运动,它的起始年限甚至都备受争议,因为五四运动从来不仅仅是一次爱国运动,还包括了对于旧传统的摒弃、白话文的兴起,西学东渐的转变。最重要的也许是因为,从那一刻起,中国人,不只是少数的知识分子,真的开始觉醒,在所有新思潮涌入争论并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新的批判的眼光,去重新估价一切。既包括这个世界,也包括思想。我想这一点是五四留给当时代人们最大的一笔财富。
先生书中也提到现时代很多人对于当时五四运动的批判,我想任何一个运动或者行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但是重要的是它到底是否最适合那个时代,并且对那个时代做出了最大的改良与推动,它的进步意义是否远远大于它的负面影响。南怀瑾先生批判五四运动“造成了对传统文化的破坏”。这一点我不能赞同,传统文化固有其美丽绝伦的一面,但是也有其守旧落后的一面,在那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国家生死存亡之秋,我们没有时间去辩证的看问题,如果再固守守旧的传统文化,没有摧枯拉朽的革命力量去破坏、去拯救、去创新,去催生出中国人民的热血,真不知现在中华民族会处在何等境地。
同时先生对于胡适生平的讲解也让我们看到那一代知识分子,上下求索、为国为民的衷心。赞同朱学渊先生的这段话:“策纵先生的离世,标志着那出自传统、而走出传统的拼搏一代行将凋零一尽。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样不平庸的一代,他们认识传统而检点传统,在祖国却无以施展,离乡背井后却大放异彩,这就是他们的才具和苦难。”掩卷沉思,推开窗子,外面是清冷的雪夜,我想那一代的大旗已经落幕,新一代的知识分子是否能够继续开创新的历史呢?路还很长。(《周策纵作品集2:文史杂谈》书评/红皇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