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红璞铂 发表于 2014-1-13 09:41:18

城市的生命

推荐阅读:婚姻这场漫长的“爬山”
在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与舅母去湖区旅行之前曾兴奋地说,与舅母一起去旅行是再好不过的一件事,因为旅途中需要有同等品位、学识、修养的旅伴来交换旅游心得,方能增长见识。
还有一些人,旅行之前,不仅仅上网查攻略,还要借助现存的文献资料对目的地的历史、民俗、风土、人情做一个通透的了解。
我这样的懒人,旅行从来都是随兴所至,不查攻略、不看人文,走到哪里算是哪里,只要卫生条件OK、风景秀丽,便是赏心悦目的一件美事。这样偷懒,往往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有一次,从博洛尼亚去翡冷翠,心血来潮地没有买一站直达的Eurostar火车票,而是改买了慢车票。像我这样不分东西南北的经典路痴,在逢站即停的情况下不迷路那简直是没有天理。
我被托斯卡纳的秀丽风景所迷惑,半途在一座城堡式的小城下了车,又在这座圆弧形的城墙上折腾许久,方才进入小城。
在小城里,我没有找到Informazione,也没有寻到免费的地图,于是就在枝枝桠桠的小巷里乱晃,也没瞧出个子丑寅卯来,就是一个极其安宁而平淡的欧洲小镇。我有些兴味索然,然后中午时分又在Bar里买了一块剧难吃的饼饼,一下子让我觉得“实虚此行”。只是这时,我却找不到出城的路了... ...
后来向当地人问路,才知道原来这座小城竟然是电影《美丽人生》(La vita è bella)的取景之地,那一声声“Buongiorno! Principessa!”依稀仍然萦绕在耳畔,而我对小城Lucca的感官立刻觉得不一样了。这一望无垠的葱葱草地,这蜿蜒缠绵的古城墙,立刻就充满了生机。
时光也许会淡去曾经的记忆,但是人们的心中会永远记下过往的喜怒哀乐。
每一座城市都是有生命的。
城市的生命不仅仅在于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日常琐碎的生活会让人们忽略平凡人生中的美好。而那些经历过时光淬炼的记忆才会让一座城市更加妖娆。所以,我觉得一座城市的生命,更在于她的历史、她曾经上演过的那些感人肺腑的传说。
有历史、有文化的城市,她的生命会以多个角度展现出来,会绽放出多个维度的五彩斑斓。
就像威尼斯。威尼斯我去过多次,有时是为了亲近水乡之美,有时是为了寻觅玻璃制品。有一次,恰巧是电影节前后去的,当时乘坐在Gondola上,划船的威尼斯人一一为我们指点沿途的风景,当然他很应景地告诉我们,河畔的这所公寓是哪个导演的,那处旅馆又是哪个明星常住的。威尼斯的历史人物景观之美,往往让人忽略她的电影之美。
我们中国人常常以“历史文化名城”来描述自己的城市。
是的,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每一寸土地,都曾上演过无数的悲欢离合,金戈铁马、冰河入梦、生离死别;每一根枯草衰杨,都曾是歌舞场,随便向下挖挖,不是秦皇汉武便是唐宗宋祖。
只是,像美国这样的国家,与中国相比,历史感便嫌薄弱了些。
说起美国,你会想到什么?
繁华的纽约、充满学术气息的常青藤、好莱坞的帅哥美女……好吧,像我这样的金牛女大概就想到了这三点,也许政治爱好者们还会想起世界Po-lice啥的。
先前桐华曾经写过“纽约纽约”的专栏,私以为,比起她的小说,这些专栏之作简直是大失水准。
这样想来,要展示出美国城市的独特之处,还是从电影入手更为有趣。
还记得郝思嘉的那句充满励志精神的“Tomorrow is another day”吗?这个场景取景于存有数处庄园的新奥尔良。
还记得《律政俏佳人》里的哈佛校园吗?教授的那句“如果你因为一个混蛋,而失去自己的人生那是最不值得的”警语似乎仍然飘扬在哈佛校园的上空。毫无疑问,这一幕上演在充满书香气息的波士顿。
还记得奥黛丽?赫本穿着黑色长裙、手夹烟杆的经典造型吗?这种“dream maker”的浮华是灯红酒绿的纽约的注解。
还记得傻人有傻福的阿甘吗?“生活像吃一盒巧克力,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滋味。”这种乐天知命的故事发生在质朴的南方,被温暖的阳光映照着的佛罗里达。
就这样,地图上那些方方正正的版图在作者的笔下,借助电影的穿插,从而变得鲜活起来。
也许我们不熟悉美国的这些城市,但是,在文化发达的今天,多多少少,我们曾看过这些美国电影。
一幕幕读下来,当发觉某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原来取景于某一个城市,顿时,会对这座城市产生好感,像是久别重逢的老友,虽然彼此之间已然隔着时间和空间的万水千山,但是那颗心,却从不曾走远。
这是电影的魅力,她让观众的心更加鲜活地体味到上演过人间悲欢的舞台的灵魂,这是城市的生命之一。(《美国心电影梦》书评/Sofia)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城市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