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hprdx 发表于 2014-1-13 21:25:16

以时代的目光审视兰花的“瓣型学说”

以时代的目光审视兰花的“瓣型学说”             毫不夸张地说,自古以来在我国诸多栽培的花卉中,兰花是最早被人们所再爱的花卉之一,与她有关的兰花文化其源流之漫长、其根基之扎实、其内蕴之丰富,均要远胜于其他花卉。这可以在古人留给我们的文献中找到根据。早从唐宋时期开始就有人写兰花专著,有闽人赵时庚的《金漳兰谱》(1233年)和闽人王贵学的《王氏兰谱》(1247年,这些先人已在书中系统地记有50多个建兰名种,并较全面地介绍了栽培和管理方法,二书被后人誉称为“建兰双堂”。元明时期有孔静斋的《至正直记》、鹿亭翁的《兰易》和簟溪子的《兰易十二翼》,它们更为系统地记载和详细描述了建兰各个品种花品的外貌特征,叙写了具体的栽培方法。足见那时社会上人们己普遍地栽培了建兰,并且技艺也己经非常地成熟了,这一远去的时空,至今算来也已近800年了。

  到了清·康熙初年(1661年),江苏、浙江、上海一带的爱兰人在普遍栽培建兰的同时对自己家乡深山里生长的春兰和蕙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欣赏春兰的秀巧和浓郁的香气,他们欣赏蕙兰的浩然和荣华的气度,尤其是在江苏的常熟和浙江的余姚两地,已有了专门从事培育兰花的专业户,《第一香笔记》卷一“花品”中就有这样的记述:“一茎一花者日兰,宜兴山中特多,南京杭州棋有,虽不足贵,香自可爱,宜多种盆中。”又在“培养”中述:“兰于春分后翻种,蕙于春前翻种,自然长茂,不必下肥,海虞(常熟)种花家因此居奇。”又述“海虞有以花为业者,舍其耕耨专事花从,每逢佳种,不惜厚值购求,培栽辛勤,性命依之。一俟花叶繁多,即分即卖,往往价增十倍,故有‘田连呼陌,不如好花多得’之说。”我们从这些叙述中,可知当时的人们已从初时栽兰只为闻香的小圈子里走了出来,他们要选择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高过一大片良田的所谓“佳种”,当然对这种佳种的选择是有一套规矩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是经过多次仔细筛选的,并且对花品的这些要求,都是为时人所认可的。我们从中不难体会到“瓣型学说”的形成,不是一两天时间之内的事,而是在整整的几百年不断地被大家所提出、修改年充和共识的,就像民歌民谣是在大家的传唱中不断提高而成,没有具体作者的道理一样。
  到了清乾隆初( 1735-1795)年间,有位在江苏的徽人鲍绮云(薇省)根据时人对“佳种”的讲究,率先用文字形式,将兰蕙花品形态特征的审美理论和要求,写在自己所撰的《艺兰杂记》一书里。由于历史的许多原因,该书的原本己不易所见,但该书所述内容仍可在民国8(1919)年面世的江苏江宁人杨复明的《兰言四种》一书中寻找到,书中引用鲍绮云《艺兰杂说》一书的有关论述:“春兰之干多紫色,惟素心则绿。若花瓣短而头圆者为梅瓣;略尖者为水仙瓣;较水仙略长而头阔者为荷瓣;上下皆阔者为超瓣。此俱上品,若又为素心,则超品矣。”又述“春兰只素心、紫心之分。蕙则花纯绿者为绿头;背有紫纹者为紫头;舌净而无赤点者为素心。”还述“选花之法方合蕊时,蕊大圆绽而有沙晕者,定有佳花。若其上如莲子、如瓜锤,或浑圆如龙眼,或起棱如圭形,皆属异种,即梅荷仙瓣是也。选法有五,兹举于后。”
   一、选叶。产山阳者叶色微黄,花多而叶少;产山阴者叶带青黑色,花少而叶多。反之每出奇种。灌浇时,阳本不妨略燥,阴本不妨略湿也。
  二、选蕊。蕊无论紫、绿皆须正色,又宜了淡上深,且要鲜明、有晕,若眉壳较外壳深,开花必大。
  三、选晕。素心之蕊必有沙晕。晕如浓烟重雾,沙如桃李之毛,就日照之晶莹透彻,必素心也。
  四、选筋。壳上之筋有长、短、疏、密,更有粗、细、隐筋、丝纹长而透顶,其花必好,纹短而露,不足取也。
  五、选壳。素心多绿壳。有一种厚肉壳,其筋虽粗,而苞形圆正,必出荷瓣或超瓣。又有一银红壳色,须下淡而上深,有白沙紫晕,必出异种。
  鲍绮云把原来分散在民间对兰蕙花品审美方面点点滴滴的论说,进行搜集和概括后以具象化的语言列出了梅、荷、仙、素、超五大瓣型,并对所列各花的具体形象分别加以定格。又把如何选择叶、蕊、晕、筋、壳的经验通过自己所写的文章告诉了时人与后人。即统一又开阔了兰蕙审美的新天地,被后来江浙沪一带的艺兰人誉称为“瓣型学说”或“瓣型理论”并且成为共同遵循的规矩去评估兰蕙花品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荷瓣花的大气磅礴;梅瓣花的文静端秀;水仙瓣花的水灵俊俏;素心花的纯真高洁:超瓣花的硕大恢弘。使这些原本来自群众并经他亲自整理的兰花审美的规矩,重新又回到群众之中。这种影响必然深远,至今算来也已过去了260多年之久。
兰蕙审美随着岁月的脚步进入到具体结合对人的形象审美及人格化比拟的阶段初始于何时?要让今人说出确切的年月实在困难,但却可以说出大约是始于元、明时期。这有古人留下的诗歌可证:如浙江诸暨画家王冕(1287-1359)在自己所画的《明人画兰图》上题咏有“……大花哆唇如笑人,小花敛眉如羞春”那样生动地描写兰花形象的语言。如江苏吴县画家陆治国的《丫兰图》中题有“香抱幽怀娇不语,含情浑欲待迎将”和“三尺丰标高髻妆,两行钗玉一奁香”的句子,应该说这些把兰比人的形象化语言,都是在描写兰蕙花品和叶形、株形的艺术形象。核算这一时空与鲍绮云“瓣型学说”出台的时差相比,应该还要早过他400多年!足见涉及兰花审美的理论有一个漫长的历史积累过程。
  那末民间对兰蕙花品的审美,采用人格化比拟的方法,即用捧、肩、鼻、舌等来描述兰花的形象,是何时被正式写人书中的呢?我们查找鲍氏《艺兰杂记》所述各条,却似乎是只字未见提及。一直要到清朝嘉庆元(1796)年时,江苏吴门艺兰家朱克柔的《第一香笔记》问世,书中除记述有春兰23个品种、蕙兰30个品种、建兰25个品种外,还吸取了当时兰界中继续发展着的那些关于兰蕙审美方面的新内容,这些新内容的补充使鲍氏的“瓣型学说”更为具体全面、更趋完善和成熟起来。如:“水仙瓣须厚大,瓣洁净无筋,肩、舌大而圆,捧心如蚕蛾、如豆荚……”;如:“荷花瓣厚而有兜,捧心圆、收根细……”;如;“梅瓣如梅,瓣团不尖”。又详细区分出不同的舌形、舌色,如:“荷包舌”、“刘海舌”、“映腮舌”、“桃腮舌”,增补了团瓣、阔超、狭超等内容,并且还有许多开掘深邃的兰花文化内容。
  在此后的年月里,江浙一带兰家辈出,专著也接二连三,如清·嘉庆 15(1810)年时有江苏荆溪(宜兴)屠用宁的《兰蕙镜》;有清·光绪2年(1876)时有江苏吴门(苏州)袁世俊的《兰言述略》,二书收人兰品种约30个,蕙品种约70个;有浙江秀水的杜筱舫的《艺兰四说》;有浙江萧山沈沛霖的《品兰说》;有元和(吴县)吴传沄的《艺兰要诀》;更有清·同治4(1865)年浙江嘉兴许鼐和的《兰蕙同心录》集有兰30个品种、蕙32个品种,不但可图文对照,还洋溢着丰富多采的兰花文化内容及栽培管理方面的经验介绍,内容写得具体、翔实。
在清朝以后,有民国8(1919)年杨复明的《兰言四种》和民国9(1920)年时在上海问世的清芬室主人的《艺兰秘诀》。接续有民国12(1923)年时发行的仁和(杭州)吴恩元的《兰蕙小史》。这些书所搜集的兰蕙品种有150个之多,并全都按“瓣型学说”的要求对各花进行具体的形象描述。到民国18(1929)年时,有于照的《都门艺兰记》。稍后还有湖州郑同梅的《莳兰实验》一书。
  查阅这些书,发现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那就是尽管作者不同,尽管他们生活的年代不同,但他们对兰蕙花品的描述和鉴评,无一不是依据前人“瓣型学说”的审美规矩。可想而知这“瓣型学说”不但还在不断地被后人所承续,而且更加体现出了“瓣型学说”的生命活力,足见她在整个兰界里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刻性。
在鲍绮云生活的那个年代里(清乾隆初年),他曾和兰友们一起亲身经历了由建兰的栽培被逐渐减少而春兰、蕙兰的栽培却正在不断兴起到在江浙一带基本统率的整个过程。由于“瓣形学说”的提出,使江浙沪一带玩兰的人们对栽培家乡山中所产的有瓣形的兰花,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由此更促进了江浙春兰、蕙兰的发展,许多原被莳养着的建兰也因花品不符合“瓣形学说”的要求而遭到冷落。与之相反,由于大家重视了春、蕙兰的原因,激发起许多山民踏遍深山去觅兰,致使春、蕙兰好花辈出,许多合乎“瓣形学说”要求的异种、佳种,纷纷出山亮相,其色其形让人见了为之倾倒。可是“瓣形学说”的推广也使兰蕙如同参加科考一样,要求极其严格,在花品选择中只要稍有缺点都会被无情贬落、淘汰。而各方面附合其要求者则如高中了状元一般,立刻就会红到极点,身价贵过黄金。历史记载:1922年发现的春兰荷瓣品种环球荷鼎,被上海人郁孔昭以800块银圆买去(当时价值良田数十亩);康熙年间,上海青浦朱家角有两位爱兰人,因争一个蕙兰的品种而引发不断的诉讼,官司一直打到皇帝老儿那里,最后致使两人的家产双双败落。
  近年里新品的春蕙兰等更是奇货可居,根据刘清涌先生2006年发表在《中国兰花》第1期《兰花,过去的一年》一文中述“春兰豪华牡丹等均以每苗10万元乃至40至50万元的高价贸易”;“云贵的莲瓣兰珍稀种奔驰牡丹王,以50万元高价位售出;川地的春剑美丽之冠和五彩麒麟等也均以10-50万价格出售。”在兰市这样的气氛里,又有绍兴2006年4月的蕙兰展中传出消息,一盆蕙兰明州梅价位要750万元。
  这些花除了“稀有”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她们的花品有的符合“瓣型学说”所提出的审美要求,即三萼“收根放角”或“着根结圆”,梅瓣、水仙瓣形的两个花瓣(捧)具备了“起兜”(雄性化)的特点。这也说明了因“瓣型学说”的活力直接注入到莲瓣兰与春剑等的花品中之后,使她们有了更高的身价,才特别受到了国内外兰界人们喜爱,有的则已表明兰花新的审美观点的出现,如“牡丹”瓣五彩色等等不只赏瓣型,而且赏花色、赏奇花等等众多为兰友为市场所接受的新的现代的兰花审美观的出现。这一事实恰好也告诉了人们:古今中外的爱兰人一个继承与发展的正确关系,只有先掌握和按照老祖宗定下的兰花审美标准的精髓,然后再加上具有时代感的、为玩兰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新视点,去审视兰蕙花品之美的这条路子才是正确的路于。由此不由使人忆起了十几年前的事来,那时内地不是还有人认为“瓣形学说”是“老古董”,是束缚兰花事业发展的手脚,提出要废除吗?回顾内地早期出的一些兰书上所刊出的兰照,也似乎存在有梅、荷不分和梅瓣无“肉疙瘩”而硬要称作梅瓣的事吗?也还有人要把“行花”称作荷瓣或梅瓣的吗?但在近些年里,不论是内地人写的文章还是兰照鉴赏方式,几乎也统统都肯定“瓣型学说”了。也证明瓣型学说符合花卉,特别是兰花的审美原贝。
  当然,历史地看“瓣形理论”,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她本就来自于古今的玩兰群体实践之中,具有历史性和群众性,必然曾在延续中被不断注人新的内容,不断去租存精,才会使之更加完善而有生命力。如果不顾时代发展要求,坚持一成不变,“吃古不化”,排斥新的从实践中来的兰花审美观,那是不适合兰界发展着的实情的。
  我们以石榴口形(或称净瓶口形)花蕾中开出的翘角水仙花品为例来说!查找鲍氏《艺兰杂记》一书就没有这方面的论说。再查朱氏的《第一香笔记》中也没有论述。让人纳闷的是这花品在漫长的几百年里难道真的是无人发现过?问题的实质可能还是因为古人压根儿看不上这种花品的原因。一直要到袁世俊的《兰言述略》(1876年)一书里谈到“兰德顶形”时才见到了与之相关的内容:“净瓶口形:三瓣尖略上,箨筋细糯,其色娇妍,开大翘角水仙”和“石榴口形:三瓣尖翻向上,箨筋粗挺,其色娇妍,开武翘水仙。”从此以后老蜂巧、朵云等才有了名正言顺的身价和地位。近年,杭州兰展中出现了一个得金奖的春兰新种,名为“巧百合”,有人就此提出了在“瓣形学说”中应该单独立一个像百合花瓣那样的瓣形的观点进行讨论,要专称翘角水仙为“百合瓣”这一观点,目前虽尚未被有关部门正式展开讨论研究,也没有单独作为瓣型被列入兰书中,但这意见却得到广大兰友的普遍认同,自此百合瓣(规正的“飘门”)这名字也在兰事交流活动中被兰友自然叫开。另有将萼瓣、捧瓣如桃型的,如春兰翠桃,别列为桃瓣,从梅瓣中分出来,也为兰友所接受。
  再如形似蝴蝶的和多瓣、多舌的种种奇花,在古人眼里都是一种非正格之花,当然认为品位不高,不能登大雅之堂。因此很多古兰书中对这些奇花都没有被选中人品。但是今人却认为她们艳丽多采,烂漫而富有动感,具有十分高的观赏价值。像春兰的千岛之花、黑猫蕊蝶、多朵蝶,莲瓣兰的碧龙菊、奔驰牡丹王,春剑的奥迪牡丹王等都为当前兰市里人们为之追求的热门品种,经济身价都炒到几万元以上。
  又如春兰、蕙兰、莲瓣兰、寒兰、春剑中都出现有镶边、中透、虎斑、蛇皮、水晶、叶艺草、花艺草乃至花叶双蝶草等品种,受到大家的喜欢,但她们却在古兰书里乃至解放初期的所有兰书上都未曾被提及。是否是占人没有发现?当然不会,只是古人认为那是“病草’或认为是不符合“瓣型学说”的审美标准罢了。而今国内外的兰花爱好者却发现了她们的美,为了追求不息,价值要贵过黄金。以上数例事实,共同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兰花古老的传统审美标准应该发扬光人,但也要*今人和后人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不断补充创新。
  所以作为爱兰的今人,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以紧跟时代前进的目光去审视接受和继承’占人留下的关于兰蕙审美、鉴赏等许多丰厚、珍贵的兰花文化内容,不可丢弃历史留给我们的那些非常珍贵的“传家宝”,同时也要接纳、吸收新的、为大家所喜闻乐见的,符合真、善、美主旋律的新内容,不可生硬地、一点都不允许改变地去坚持“老一套”的态度,因为这样容易钻到“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的“牛角尖”里去。但是如果数典忘祖,把好的东西丢掉也是愚蠢的。
  我们只有借鉴传统的“瓣形学说”这种审美方式,并能有机地、不断地给她注入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新鲜内容,并根据今天兰花品种大量被开发,新品种层出不穷的事实,在群众约定俗成的审美基础上,不断总结出兰花新的审美观,来丰富兰花的审美内容。这样,老而精华部分的审美观与新的从实践中来的符合人类审美原则而且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兰花审美观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兰花的审美内容将会得到很好的发展而更为丰富多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以时代的目光审视兰花的“瓣型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