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与国兰的欣赏
国兰独具风姿,清怕傲然,千年不衰,至今仍对中国文化、美学思想、审美心理、审美意识具有深刻的影响。 “兰花——一个文化的符号”是刘清涌教授对国兰所下的颇为深刻、准确的一个定义。国兰从一种观赏植物进入到丰富内涵的中国文化中来是很得人们来探讨的。从现有的文献中可看出,这里面起最大作用的是中国最早的最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学鼻祖孔子和浪漫主义抒情诗的鼻祖屈原的文章和诗句中。使国兰这种观赏植物一经出现在文字中就到了一个极高的高度,从此对中国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什么其他观赏植物没有达到如此境界呢?这就是国兰的“姿、色、香”及特有的韵味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所吻合。 国兰本身的形式其实是很简单的,简单就是一种单纯,单纯是形式美的最高境界。人在短暂的视觉传达中是难以接受复杂繁琐的形象,只能单纯,也只能是国兰,单纯的叶、单纯的香及特殊、迷人的韵味,调动起弓队入胜的艺术境界和审美强度。先哲们一经见到国兰后清雅之气迎面扑来,及被国兰所特有的色、姿、香韵所倾倒,但他们并不拘泥于物的外形,意在倾泻心中胸怀。正所谓“寄情草木,总以极文情之变,而使我胸中磊块唾出殆尽而后已”! 国兰一经赋予它文化色彩后,就成为了国兰与哲学与人格的完美揉合,具体的表现已转入理念美的感受,对国兰这种植物进行了强调和省略。这形式表达一种理念。带着一股感情冲动,力量的节奏,用象征寓意的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先哲们使国兰成为一种榜样,一种做人的标准,从而使国兰的审美进入到文化中去、进入到哲学中去;使得国兰的审美不是停留在一种纯感观的刺激之上,而是进入到一种理念中去。“夫兰当为王者香草,今之独茂与众草为伍”,“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具化”等等名句不都是体现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吗。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是要求人们既要知“天道”、“人道”,又要行“天道”、“人道”,而又“天道”本于“人道”,故实知且行“天道”即可。无非是要求人们以其思想感情再现天地造化之工。故亦是“天人合一”之表现。国兰正好再现了这种天地造化之工。先哲们才有如此的感叹,在国兰身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在真、善、美的问题上追求的统一。 国兰如此完美的再现古代审美最高境界,就在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乃是教人如何“做人”,为此就应有一个“做人”要求,即要有一个理想的真、善、美的境界。人们的理想所表现的形式和内容虽然千差万别,但总应有一种理想,追求一高尚的精神境界。而国兰再现了这种榜样。国兰无论生存在何种境地,都有一个标准,一种追求,永远是王者香。在严霜萧瑟,百花凋零的寒冬,国兰以独傲的花容,伸筋舒骨、微展容颜,是何等的高绝!尤其是长在山涧荒野的国兰,实不招人注目,与世独立,与世无争,是何等的清绝!任凭风雪凌厉,也绝不让头颅碰到脚跟。卑躬屈膝,是何等的坚贞!国兰的人格化就是“天人合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兰艺和兰文化以唐、宋、元、明、清至现代,不管是从栽培技艺到对兰花的形艺、叶艺、花艺的鉴赏更规范、更精深;国兰更加广泛的出现在诗、书、画中,使兰文化进入到更加气势恢宏、博大精妙中;使兰文化汇情感美、现实美、理想美、意境美和形式美于一体的艺术形式,把中国兰的表现推向炉火纯青的奇妙境界。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对国兰的欣赏的精髓是兰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完美揉合,这一完美的提升使兰文化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变化,而这一变化还将继续下去。 国兰欣赏和兰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中的一支奇葩,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和审美理想的产物,是审美意识和哲学、艺术规律发展的结果。所以说国兰是国粹、是国宝。今天,它作为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精品,正逐步通过各种传媒工具为世人所接受。一改过去国兰只限干士大夫阶层相互玩赏的层次,而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在今后的时代中更会发扬光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