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青春,各自表述
其实,这并不是一篇影评。翻新之后的上海衡山电影院我很喜欢,外观很像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电影院,那是一个电影英雄辈出的黄金年代。经常有观众站在衡山电影院门口,摆出剪刀手合影留念。
120分钟的电影放映完毕,时髦漂亮的青年人从放映厅里鱼贯而出,衡山路在法国梧桐遮蔽之下复古又漂亮,情侣们相拥离去,看来又会是一个玫瑰色的夜晚。在这个春风料峭四月末里,我煞风景地想起了复旦的黄洋和投毒嫌疑犯林某。
他们和电影里的郑微、陈孝正们同样拥有躁动不安的青春,只是表达方式截然不同。
美国诗人佛罗斯特(Robert Frost)有首非常著名的诗:《未走之路》
“黄色的树林里有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相比而言,郑微、陈孝正们选的是同一条成功之路,最大的区别不过是陈抄了近道而已;而林某在投毒的那个瞬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相比郑微她们眼中看出去的青春张扬,我更希望了解从林某眼中看出去的周遭世界,和他的理想青春,他那些网络上无节制暴力表达之下的内心世界。他的困扰和焦虑究竟是什么?如果有好的挖掘者和配合的体制,我相信这个故事可能变成中国版《冷血》。
复旦投毒事件从网络传播学的角度来说,4月1日左右事件浮出水面,爆发了第一轮传播热点,网友纷纷启动试图挖掘真相。4月16日左右黄洋去世之后,推动高潮。但随着一轮“多谢室友不杀之恩”的戏谑在网上疯狂传播,原本挖掘深层次社会原因的可能性,轻易地娱乐化消解了。这是网络传播的一大致命缺陷,也可能和我们当前社会心态有关,一些可能变为沉重的、本质的、根源的追问都可能被一个轻易的、娱乐的、滑稽的解构所取代。
这是我对仅仅依靠“围观便能改变中国”的悲观,一个聚拢的动作改变不了围观者的核心诉求。互联网的聚合效应会被巨大现实中国无限稀释。那些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翻天覆地的新闻,也许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比隔壁张三又娶了新媳妇给光棍李带来的刺激更高。
高校作为大部分青年学生生活和职场生活最后一个交汇处,也变成巨大的压力承受器,许多社会矛盾生活矛盾在其中呈现放大。而林某案件最大的突出点在于他是一个现行教育体制之下的“成功者”和“完美学生”,位列当代大学教育的塔尖:复旦大学医学硕士博士序列。从传统观念来说,近似于金榜题名的概念。
因为曾经在高校当过教师,很自然地关注高校内的暴力事件。曾经把2009年中国政法大学付成励杀师案件作为剧作课期末改编作业。但是学生们往往把此事件作为普遍的三角恋处理,而对于深藏于事件背后的人物性格形成避而不见。
付的辩护律师曾经透露了一个细节:“作为一名五次荣获三好学生的付成励,他的性格里有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每一次见面,我们都竭力劝他正视自己的错误,能够争取良好的态度悔罪。他后来说你们别劝了。他坚信自己的行为能够改变社会的丑恶现象,他也抱定了要用鲜血和生命来换取这种改变,我对他这种心理的总结是很准确的,他要做个‘殉道者’。付成励本人从来没有要求过轻判,相反他一心求死。在他看来,死缓不足以引起人们重视师德教育。”
相比付成励的强刺激,这次复旦投毒事件刺激更小,不过是一些日常琐事,更接近于“无因之反叛”。显然我们无法简单地得出几年之后,社会环境变得更为暴戾的粗暴结论。但是这背后深藏的社会阶层问题与青年心理建设病灶,更深更隐秘也更严重。因为我们已经无法再简单推诿为师生三角恋。
在关于投毒案件的文字中,媒体多次提及《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是我最爱的电影之一,也多次推荐给从事青少年心理辅导工作的朋友。杨德昌像写一篇严谨的社会学论文一样,将一个少年的社会阶层问题,生活问题,放在一个外来种群冲突的背景下。而如今的中国,提供了远远比当年台湾更大的矛盾冲突现状和更复杂的社会转型背景。
在海外的时候,和记者朋友喝咖啡聊天,无论黑人还是白人一听说我要回国,都非常羡慕,他们认为当今中国提供了一个极为富饶的人性挖掘的样本。“那是一个故事的富矿。”一个ESPN特约记者满眼放光的对我说。这是一个自1976年开始的巨大社会转型期,无论泥沙俱下还是蒸蒸日上,无论抵抗还是顺从,我们都毫无意外地被巨大时代洪流裹挟,从中涌现了无数具备深层次挖掘的样本,当年余华写完《兄弟》,评论界一片痛骂,但是几年后回看,无论从勇气和呈现度来说,这三十年来都太缺乏这种雄心勃勃的作品。
真正的文学作品往往关注失败者的经历。也许屌丝们占据了网络的舞台正中,在论坛里,振臂高呼我是屌丝,应者无数。但是他们真算失败者吗?相比付成励、林某,一个买不起房子,娶不上媳妇,迷茫看不清方向的年轻男性怎么好意思自称失败者?这不过是任何一个国家二十多岁男青年的普遍命运!任何时代对方向不迷茫,目标明确知道怎么走的,那得是指南针!
这个时代连马云都会坦言自己时而迷茫,一个自身不努力不力求上进的男青年怎么好意思过度自怜?自我嘲讽是一件事,但是过度嘲讽以至于消解年轻人该有的进取心那是另一件事。
当然,我很认同近十年来中国社会阶层板结化越来越趋于严重。从我身处的传媒业来看,底层向上阶层流动,相比我大学毕业的2005年窒塞很多,但反过来影视行业却兴旺蓬勃很多。何况,互联网新媒体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矛盾。
还有十分钟,最后简单评论一下《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编辑按:以下文字涉及剧透,未看过电影的读者请谨慎阅读):
剧本内核,简单说就是一个艺术系女生倒追理工科男生,十年后彼此摊晒过往的故事。也许在理工科院校这样的女性相当稀缺,但在中戏、北电的艺术类院校,这样性格的女孩比比皆是,我们系当年有个外形相当可爱的女孩,每天一大早把爱心便当送到男生宿舍128,搞得其他男生生理作息严重紊乱,9点不到就嚷嚷肚子饿。以前教过的一个漂亮女学生为了追班上某男生,把他们宿舍全部男生的床单被套换了一个遍。显然,上帝,命运以及床单厂一定会挚爱和保佑那些在爱情中勇敢付出的女孩。
《致青春》是一个市场导向明确的电影。导演的性别标签也很明确:片中女性爱情观让人奇怪的都是一边倒:付出型人格。对青春不朽的理解仅仅是对爱情够不够勇敢,像是对这个消费时代的某种规则之内的合理冲撞。理想主义旗子举一举无伤大雅。既然大家都想坐在宝马里哭,拍个自行车上笑的电影当然还是有群众基础的,毕竟宝马年产量就那么多,和自行车年产量没法比。都市白领人群跟着电影吼一吼《红日》,青春便算是祭奠过了,接下来该相亲的相亲,该生孩子的生孩子,该交KPI报告的交报告,物我两忘,彼此无伤。
电影前一半都在为后一半积累情绪爆发点,但是男一女一男二的情感线不够明晰,一些大的情绪点都是外部事件推动。如果后一半没有阮莞的意外,整个节奏就坍塌了。
这是一种和付成励、林某截然不同的青春价值观,里面并没有失败者,写挽联传记也不算失败,无非是落魄罢了。在这里青春的回忆判断价值无非是爽还是不爽。“暖伤青春片”的核心是无论外表如何,内心还是成功学,只要跟着时代往前走,早晚会成功。最后只不过是吃波士顿大龙虾还是吃寿宁路小龙虾的区别,而那些天亮之前捡龙虾壳吃的人是被遮蔽看不见的。因为主流情绪的顾影自怜,简单易满足,所以保守估计本片票房肯定会超过8个亿。因为这便是当下能消费50元电影票的都市人群主旋律和主流价值。
相比演得莫名其妙剪得七零八落的男主角韩庚,电影里的配角表演相当棒。和演员郑恺黄明几年前合作过一部电视剧。如今在大银幕看来,郑恺的戏越来越出彩。不过最出彩的配角当属包贝尔,我看好他继续演下去成为下一个黄渤的可能性。
最后我想说,一部好且具备流传价值的文艺作品往往关注的是失败者的命运,并试图从中传递出生而为人的普遍命运,当然这个标准对于评价赵薇的“豪华毕业作业”来说,确实过于严苛。但是在如今时代,究竟该如何定义失败者?这本身是一个很好的思考起点。(文/张冠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