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要不要线
作为一个单身女性,我很抗拒一个女性一旦生了孩子,当了母亲,就好像全世界只有孩子的感觉,她们的QQ、微博、MSN、博客、微信,从头像到照片到文字,全部是孩子!从屎尿屁到第一次叫妈妈第一次会站立第一次说话……事无巨细、无处不是。只要她当了妈妈,不管她之前在网络上呈现的世界多宏大,此后她的世界就狭小得只剩孩子了。但这是人家的事,我虽然不喜欢也没有权利干涉,只好默默屏蔽或者取消关注。饶是如此,还是在微博关注了几个经常会提到孩子的妈妈,主要原因是这些人本身很有意思,谈孩子也谈得很有意思,还有,偶尔也谈谈电影谈谈文学谈谈工作谈谈生活不全是孩子,所以我一直还关注着。前一阵子几个妈妈不约而同地提到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这些自我完整强大的妈妈均表示,不会在孩子身上倾注太多感情。当然爱是要爱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一定要尽,但她们认为父母和子女是注定要分离的关系,如果和孩子有过于深情的牵绊对父母对孩子都不好,父母的自我受到挤压,孩子将来也不能尽情远走。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物,他们注定要远走。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最饱含深情的感伤大概如龙应台的《目送》里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前几天生病,只是非常普通的感冒发烧,却也叫人瞬间脆弱。下班拖着瘫软无力的身体回到住处,连烧杯水的力气都没有,突然异常想家。我相较身边大部分人来说,是非常不恋家的那种人,想家也会,但基本是比较云淡风轻的想,嵌入骨髓的眷念基本没有。我出生时早产,是被医生判了死刑的新生儿,当时父亲在外地,是爷爷写信告知才回来。母亲和父亲的婚姻关系,根据我20多年的观察,在我婴儿期大概也是焦虑紧张的,母亲和爷爷奶奶的关系也一向剑拔弩张,我的整个青春期都在和父亲吵架。我一直遗憾自己在亲子关系上的缺失,紧张焦虑的多,温馨平静的少,缺乏深情的眷念。我理解父母是爱我的,我也尽力爱他们,但是缺失永在。
那天X说想去游泳,找不到可以游泳的地方,希望有人来接她去游泳。我说生病让人脆弱,觉得人不应该整些有的没的,人一定要有依靠和眷念。她笑话我,你不是吧,意思是这就投降了?因我一向是比较独立的,能够自得其乐的那种人,我回她,我希望有一个人,在我生病时可以打电话给她/他,对他/她说:“你来看我吧,帮我带点吃的来。”不管是谁,父母,兄弟,朋友,爱人,我希望我心中有这样一个人,我不是时刻需要这样的人,但需要时没有,心里就是荒漠。甚至有时她/他也力不能及,比如异地,但你确定条件允许,她/他会是那个人,就可以帮助你抵御很多深渊的恐惧。
而我觉得,这样无条件的依靠和眷念应该在亲子关系中建立。那天跟朋友聊天,说到自信,我说工作不能胜任自然就没有自信,没有被深爱过的人自然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深爱,我们在最初很多功课没有过关,现在才显示出问题。前面的妈妈们认为,孩子终将离去,不要在亲子之间建立太过深情的眷念,我觉得是一种预设的保护。但我想,如果孩子在最初一切关系基础的亲子关系上没有过深情没有过眷念,甚至也没有演练过分离,将来他在这人世的深情、眷念和分离从哪里习得呢?最重要的是,你与你的生命之源有过深情有过眷念,此后的人生,你就算交友不慎、遇人不淑、情路坎坷,你也会更不容易自我放弃。
我理解妈妈们的意思,拽在手里的风筝飞不高,放手才能高飞。断了线的风筝,可能飞得更高,也可能更加迷失。风筝要不要线?我觉得要的,飞累了也才知道落脚处。我想自己当了妈妈,更愿意在孩子身上倾注无条件无限度的深情,无条件告诉他,你值得。(文/微冷微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