舛袤 发表于 2014-1-27 21:56:34

先夯基础,再谋超越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个人吃了三个饼,饱了,于是他跟老婆说:早知道吃三个饼会饱,我直接吃第三个好了,白白浪费了前两个大饼。
没有人认为自己会这么蠢,但实际上,在工作中,我们却常犯类似错误:基础的东西没有做,该沉淀的东西没有沉淀,整天要“优秀”,乃至“卓越”。谈何容易!
多年前,我应聘到一家小有名气的电子厂任职品质经理。上任第一天,便听说一家客户退货了,我颇为紧张,赶紧跑到车间去看,结果现场没见我过去常见的那种认真分析产品的场景,却见负责出货的检验主管叉腰站在车间里,正在大声斥责:“这个客户这么烦,又退货。”而后又见她对着一个领班讲:“不要拆包,明天再发给他们,我看他们收不收!”
我被惊着了,赶紧上前去制止,却被她傲然地晾在一边。我只好去找副总。结果副总的态度竟然与检验主管的态度如出一辙。第二天,那批退货的产品真的没拆包,又原封不动出货了。

后来,我才了解到,不独主管和副总这样,整个公司上下都弥漫着一种“唯我独尊”的自负和自以为是。
原来,这家公司是当时国内少有的能做这种产品的公司,所谓“物以稀为贵”,因为客户能找到的供应源少,我们是卖方市场,所以对公司的这种“蛮横”常常也就忍了。但我总觉得这样做是有问题的。无论如何,对品质的基本要求必须遵守,对客户应该尊重。公司的管理和经营,必须建立在一些基本、基础的规则之上,从业人员应该坚守这些基础原则,但我的这种观念总是不被上下左右所接受。所以,有那么几年,我在非常煎熬中度过。甚至一度,我开始怀疑自己,我的观念是不是错了?因为在其后的几年,这家公司不仅高速发展,而且还上了市。
上市第二年,我还是选择离开了。坦率而言,在这家公司,我的收入是丰厚的。但我总认为,企业经营必须遵守基本的常识和理念。一个对品质不重视,对客户不尊重,不坚持持续改善的企业,即使现在有多风光,也走不了太远。因为它丧失掉了进一步发展和成长的基点。
又两年后,行业大爆发,各种做同样产品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正常情况下,这家堪称这个行业“黄埔军校”的公司,应该在行业中领跑才是。但遗憾的是,它没有,不仅没有领跑,有那么几年,甚至从行业中销声匿迹了,鲜见有其新闻和消息,一直就那么不咸不淡地经营着,大家见面聊天,细数行业中的好公司,排完左右手十根手指,仍然排不到它的名字。现如今,十年过去了,据说经过数次艰难变革,其经营业绩开始向好,公司的客户层次在逐渐提升,规模也在慢慢扩大。但无论是其经营水平,还是品质水准,都已经跌出了行业第一阵营。
数年前,我到一家目标是“全国第一”的公司任职。上任伊始,便发现,公司除了有比较好的厂房硬件设备之外,其余皆像一盘散沙,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几乎不沟通和合作,产品常常遭退货,销售业绩不佳,市场部门与生产系统互相指责。我只好召回所有的人员,打破部门藩篱组队,进行军训,来让大家体验团队的概念。之后,让销售人员混编入生产团队,体验做产品的艰辛;同时,我也调出所有关键岗位上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陪同市场部人员拜访客户,去体验销售人员的感受,与客户面对面沟通,倾听客户的需求和苦痛。慢慢地,大家的合作意识开始提高了,沟通开始变得顺畅了,产品的质量也开始提高了,效率也开始逐步跟上了饼超越了同行业的平均水准。一年后,公业绩创下了新高。我不知这家公司最终能否做到“全国第一”的目标,但至少,我们具备了把产品质量做好,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大到公司,需要先夯实基础,再谋发展和超越,小到个人职业发展道路,也一样。我在公司很多年,目睹过很多优秀的年轻人,因为不重视基础,不愿做基本东西,结果导致前途受挫,一蹶不振,或者陨落的例子。
还记得,大概是十年前吧,我曾带过一个名校毕业,各方面都堪称优秀的下属。他学东西超快,领悟能力过人。但他唯一的缺点,是安不下心来做基础的东西,结果,常常因为搜集和积累基础数据不足,导致他在工作中屡出错漏,在关键节点不能突破。他在沟通上也犯类似错误。他反应机敏,有些东西,别人还没有交待完,他已经截住话头,讲出下文了。因此,他常常不好好听指挥。有些事情,他常没有彻底弄清楚对方的意图,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了,结果,有些事情总是做错,还有些,则做了很多画蛇添足的事情。我,还有别的管理人员,都提醒过他很多次,但他自以为是的毛病总是改不过来。后来,我离开原公司,去了其它公司。三年后,碰到老同事,因为关心,问起他,同事答:“很可惜,他最近坐牢了。”原来,他在原公司总是做不好事情,一直受不到重用。后来,他自己干脆跑出去炒单,因为他很机敏,又敢冒险,第一单就大赚。后来,他便铤而走险,以小博大,甚至干空手套白狼的生意,结果有一次失败,被人起诉,以“欺诈罪”被判刑坐牢了。
听完他的故事,我们好一阵唏嘘。(文/古尔浪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先夯基础,再谋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