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hfe 发表于 2014-2-4 23:40:48

无需代价的失败

未来是湿的,听起来满是内涵。实际上,的确很内涵。自工业化时代以来,机器的泛滥和社会化大生产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步物化,商品的关系取代了人的关系,这是一种干巴巴的关系,毫无生气。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一线生机,人们在网络上自由组织,为了喜欢的事而不是为了利益付出努力。这种无组织所带来的组织力量,即将改变人和社会的关系,它将是湿漉漉的,像是下过一场雨,润物细无声,充满人情味儿。
在这本书里,有一个概念反复提到——“幂律定律”,即80/20原则。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原则,以100人为单位组成的小组在一项工作中,只有20人积极参与,并承担了总工作的80%,在这20人中又可以发现最积极的人所作出的贡献远远超过第二积极的人,它们之间的差距远超过第二与第三之间的差距,以此类推。有趣的是,我们常常在国家财富分配的图表中看到这种分布,以此表现极少数的人掌握绝大部分的财富。这个模式如此普遍,它被称为“可预料的不均衡”。
作者在书中举了“维基百科”用户进行文章编辑的例子,尽管只有2%的用户提交过内容,这2%的人完成了几乎所有的工作。维基百科因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成功可遇不可求,它也满足幂律分布的原则:每天有无数的策划与点子在网络上被提出来,不断有人加入、付出努力,但是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失败了,维基百科这样成功的个例甚至不到1%。那么,我们还应该对互联网的组织力量报以乐观的态度吗?未来能成功地变湿吗?
在组织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做“机构困境”。n个人的群体协作中,如果每个人之间都两两进行沟通与交流,那必须进行n-1!次的对话,当n逐渐增大,协作所需付出的交流成本和时间显然过于庞大。因此当要完成一件较大规模的工作时,我们采取一定的组织架构,此时的传播分为同级别间的横向传播与相邻级别间的纵向传播,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降低了交流成本。组织架构的应用现今非常普遍,我们所能看到的各种社会团体和企业都采用一定的组织模式。但是这种做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需要相应地付出一定的组织成本,以此来维持架构的正常运作。这部分组织成本无法避免,所有的机构都存在这样的“机构困境”。
拿我们学校的社团来说,本来大家加入社团是为了兴趣爱好,但是加入了以后却发现会有定期的会议和聚餐,最后大家往往为内建而奔忙,违背了最初入社的意愿。这简直是血淋淋的“机构困境”的写照,事实上“没有一家机构能够把自身的所有能量投入到对其使命的追求之中,它必须耗费可观的努力来维持纪律和结构,这样做只是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由于电子邮件的普及、论坛和讨论小组的兴起、社交网站的风行等共享行为,我们可以向“机构困境”大声地说NO。人们聚在一起讨论,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联系,不需要商议场地、约定时间、最后不远万里克服地理空间的障碍。在网络上,人们可以因为一个感兴趣的话题,随时随意地交流,如果这时候有人想做一件什么事,会有几十个,几百个,甚至几千几万人看到,如果这件事听起来不太为难的话,人们会很乐意地加入进来。我们不再需要费劲千辛万苦地成立一个机构,此时的交易成本极低,不再存在所谓的困境。顺便提一句,完成这件事甚至不需要固定的一群人。
这时候我们再回到前面,回答未来能不能湿的问题。答案已然显而易见:当互联网上的交易成本几近降为零时,会有成千上万的合作被提出来,极少数成功的案例造就了维基百科,造就了LINUX系统,以及此书不曾提到的政治群众运动。而那些失败的案例几乎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当然,有一部分的时间损耗)。
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介,改变了传统媒介“先过滤后发布”的模式,所有用户都拥有发布信息的权力,这种“先发布后过滤”的逻辑意味着新的社会系统必须容忍极大数量的失败。所幸的是,我们已经无需为这些失败付出昂贵的代价了。
本书所涉及的内容不仅限于此,作者还花了大量笔墨讲了一些更为细致的问题。比如他提到一个成功的协作还需要良好的共识、适合的工具和恰当的协议,提到了网络组织仍然存在一些社会性困境的问题等等。我只选择了最具启发性的一点简略地谈了自身粗浅的认识,开篇目标提得很远大,然而要实现一个融洽的社会氛围还需要更多时间的磨合,需要更多的成功和多得多的失败。(《未来是湿的》书评/像泥煤那麼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无需代价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