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war067 发表于 2014-2-10 22:54:03

走向消亡的白族扎染技艺

究其缘由,各作坊间的恶性竞争正在断送扎染的前途,各作坊相互打压价格,同样是在经济效益的刺激下,他们竞相使用化工染料,这使得成本较高的植物染色最终还是退出了历史舞台。
一群年轻人,希望用年轻的姿态为保护传统文化注入一份青春与活力。他们来自上海海事大学,利用暑假社会实践的机会,来到昆明、大理等地,发现白族扎染在生产过程中不可持续的严重隐忧。
同学们于7月6日从上海出发。7月8日来到云南省博物馆观看了白族扎染的记录片,队员得知,前来参观非遗、了解非遗的多是些沧桑的面孔。在队员们参观学习的两个多小时里,3楼非遗展厅的参观者寥寥无几。
云南是除非洲和印尼外的世界第三大非遗基地,云南的国家级非遗有90余项,其中少数民族项目占95%,但由于云南经济落后,不仅非遗的保护力度远远不如东部地区,而且还有很多濒危的民间艺术还没走完艰难的申遗之路就失传了。
7月11日清晨,队员们来到喜洲镇周城村——中国最大的白族自然村,这里有17家染坊,大都是家庭作坊,“璞真”的厂长便是是白族扎染的省级传承人段树坤、段银开夫妇,小作坊农闲、有订单时才开工,像“璞真”这样常年开工的有四、五家,忙的时候雇二三十个工人,而如今这两天算闲时,厂子里边也就只雇了二、三个临时工人忙着搬运一些印好花纹棉布,由于大理坝子里农民收入普遍比临近地区高,扎花工的工资也比周边地区高,一般为16-20元/天,而临近的巍山县只要13-14元/天,因此染户们多愿意将印好纹路的棉布发往巍山。当下村里会扎花的也只有一些中老年妇女,因为手上力度不够,扎花的质量上不去,染坊里也难出精品。
上世纪80年代后,周城办起了集体扎染厂,野生板蓝根由于供不应求很快便绝了种,在经济效益的刺激下,村里人开始人工培育板蓝根。如今,走遍村里所有的染坊,队员们也没有见到一块用板蓝根新染出的蓝白花布。
http://www.dalifushi.com/wp/wp-content/uploads/2013/12/zr_02-300x240.png
究其缘由,各作坊间的恶性竞争正在断送扎染的前途,各作坊相互打压价格,同样是在经济效益的刺激下,他们竞相使用化工染料,这使得成本较高的植物染色最终还是退出了历史舞台。据了解,化工染色不仅染料成本低,而且只需个把小时就能染好。目前17家作坊全部都是用化学染料着色。
忧患还不止于此,由于市场混乱,周城作坊习惯了内部消耗,在搞垮村办扎染厂后,化学扎染品的价格一年比一年低,扎花工人的薪酬也低,再也留不住年轻人,久而久之,作为白族扎染技术核心的植物染色和手工扎花技术可能都将随着一代人的老去而逐渐消失。
段树坤是白族扎染的省级传承人,省政府每年给予传承补助,并与他签订传承协议。针对目前扎染的境况,他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虽说每年自己也会带十多个徒弟,但是这些徒弟几乎都是要么学成后转了行,要么就是嫌赚钱少还没学成就放弃了,“这手艺留不住人。”段树坤不由得叹息。说起省政府每年补助的3000元,段树坤坦言太少了,做不了什么。对于植物染色消失,段树坤说他目前也还能制作出植物染色的花布,愁的是销路,如今扎染的价格打压得这么低,政府也没有科学的规划,各作坊这样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他希望政府能够牵头成立合作社,将小染坊联合起来,规范扎染市场,为白族扎染的传承和生产打开一条出路。
周城还有唯一的一位白族扎染国家级传承人,他就是张士绅老人,由于白族扎染历来是传男不传女,老人如今已经将自己一身的好手艺传给了他的大儿子张人彪和侄女婿董维水,“至于他们还搞不搞板蓝根染色,我管不了也没有心力管了。”如今的老人也就是帮着孙女看看店子,安享晚年了。
转载自:http://news.ynxxb.com/content/2012-8/21/N98994936521.aspx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向消亡的白族扎染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