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名人--马曜
马曜(1911~ 2006),字幼初,云南省洱源县茈碧人,诗人、历史学家、民族学家、教育家。先后毕业于大理云南省第二师范、云南省高级农业学校、上海光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在艰苦的岁月里,利用文艺评论,诗歌抨击时政,唤起民众投入革命。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共云南省委民族工作五人小组成员,中共云南省委边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研究室主任、边疆处处长、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秘书长、云南民族学院副教育长、院长、名誉院长、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思想战线》主编、国家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云南诗词协会名誉会长等职。他14岁就开始写诗,享有“少作已闻追二李”(二李即李贺和李商隐)的评价,1948年出版了《茈碧精舍诗初集》,收入旧体诗261首。由著名数学家、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题笺,著名学者、国学大师罗庸、刘文典、徐嘉瑞等题诗作序,对诗集评价甚高。此诗集1992年由蔡川右教授作注再次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在文化教育界评价极高。1949年10月后,马曜主动要求从事民族和教育领导工作,在繁忙的党政工作之余,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建设和研究事业。1977年主编《云南各族古代史略》(云南人民出版社1977年6月第一版),为全面研究云南各族人民的历史拉开了序幕。1983年,主编出版《云南简史》一书,次年,该书荣获全国爱国主义优秀通俗读物奖。1989年,他与已故缪鸾和合著出版专著《西双版纳份地制与西周制比较研究》一书,国内史学界赞誉此书是“民族研究与史学研究相结合的重大成果”。1979年,任全国《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先后主持编定了16本民族简史、74本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6本语言简志。先后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分编委委员《中国历史大辞典》云南省编委会副主任、主编、《当代中国·云南卷》副主编、《云南省志》副总纂等职务,为编辑中国历史、民族历史丛书作出了贡献。先后发表历史、民族、教育论文100多篇,其中《庄蹻起义与开滇的历史功绩》和《诸葛亮安定南中》两篇论文,对云南历史上的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引起学术界的很大兴趣。《建国以来云南民族工作规律初探》一文,获1986年云南人民政府社会科学研究现实问题优秀管理文章一等奖,其他还有多篇论文获省级以上优秀成果奖。马曜的科研成果颇丰,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历史(先秦史)、民族学、民族史、民族理论政策、中国古典文学、民族教育学等学科。
建国初期,他在云南省民族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经常深入到边疆民族地区调查研究,其成果有的见之于论著,有的被云南省委采纳而成为具体政策的直接理论依据。1953年,他向中共云南省委建议,边疆民族地区的景颇、傈僳、佤、布朗、独龙等12个少数民族,土地占有不集中,阶级分化不明显,可以不分土地,不划阶级,在国家帮助下,大力发展经济文化,开展互助合作,完成某些环节的民主改革任务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个建议经云南省委同意,并报请中央批准施行。以后“直接过渡”就成了一个专用名词,指导着云南民族地区的工作。1979年7月22日,他的论文《民族政策再教育要联系实际》在《人民日报》发表后,其第一次提出“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民族问题的实质主要不是阶级问题”的观点得到理论界的承认和应用于实际工作。
马曜是我国现代教育家、民族学家、历史学家和诗人,是研究民族政策民族问题的专家,同时也是云南省老一辈民族工作卓有政绩的领导干部。他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级及省、部级奖励的有9项,其中国家级有3项,1992年被国务院表彰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者,发给政府特殊津贴证书。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在国内被民族学专家称之为“云南民族三杰”之一,在国外被外国专家誉称为“出色的诗人”、“杰出的实地调查家”,他多次率团到美国、日本等国家和香港考察访问和讲学,受到外国学者的赞誉和好评。马曜作为教育家、社会学家、文化名人、诗人而被收入《中国现代教育家传》、《中国少数民族现代作家传略》、《云南志坛人物谱》等辞典之中。为让他的创作、学术成果留传于世,启迪后人,1996年12月,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马曜先生从事创作学术活动五十周年纪念文集》;1998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马曜学术论著自选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