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qutc 发表于 2014-3-15 19:00:47

白族的乐舞文化

  “几秋勒,依资阿依依嘿呦;翠茵茵,四月里来柳色新,载歌载舞‘绕三灵’,人人喜洋洋……”
  如你有机会来到云南大理,定会被白族人民高亢优美的歌声所感染;如你有幸赶上白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传统节日——绕三灵,那你更会被浸入一片歌舞的海洋之中。来到大理,你时时会深深陶醉于白族文化博大精深的人文景观之中。
白族是我国兄弟民族中文化较为发达的民族之一,80%聚居在我国云南省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其它则散居于云南省的昆明、元江等第县及四川省的西昌、贵州省的毕节和湖南省的桑植地区。
  白族聚居的大理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亦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在元朝前,大理曾经是南诏国及大理国的国都和云南乃至东南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它还是北通吐蕃、南连印度、缅甸的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早在汉武帝时便以“南丝绸之路”(史称“蜀身毒道”)而闻名于世。纵观其历史不难得知,白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它不仅有诸如唐代《南诏奉圣乐》这样大型的乐舞,也创造有他独具本民族特色的“大本曲”、“吹吹腔”等一系列音乐形式。民间广为流传的“霸王鞭”、“手巾舞”、“八角鼓”、“双飞燕”等表演形式也颇具魅力。其中溶民俗、祭祀、春游(社祭)为一体的“绕三灵”又可谓歌舞艺术海洋中的一朵奇葩。
  “绕三灵”白语为“姑儿萨纳”,汉语又作“绕三林”、“绕丧灵”和“绕桑林”,民间亦称作“祈雨会”。大约每年农历的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大理沿海村庄的白族男女老少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前往参加。通常,在每支参加“绕三灵”的队伍前面均由两个老歌首扶着一株杨柳,拿着手巾、蝇帚,边走边唱《花柳曲》(又称《大帛曲》),后面的人们或唱“白族调”,或弹奏三弦、吹树叶,或打着“霸王鞭”、敲击着“八角鼓”、舞着“双飞燕”,一路狂欢。“绕三灵”的行进路线一般是由洱海西岸的大理县城至喜州三十多公里的路上,正如一首民歌中所唱到的:“四月里来绕三灵,一绕绕到大理城。绕到东门唱一调,绕到西门停一停。绕到湾桥歇一歇,绕到喜州谈谈情。绕到庙头才住下,一夜唱到大天明。”整个场面热烈辉宏,人群如潮如流。通常在队伍前以高举的五色栽种旗和手执大(小)锣、大钹、小镲、唢呐的乐手组成庞大的乐队,演奏高亢嘹亮、欢快激越的喜庆曲牌——迎亲调或栽秧调等。紧随其后的男女歌手则以“其声清震、娓娓动人”的银铃般的才歌声唱着赞美家乡、歌颂爱情及甜蜜生活的曲调,情态悠悠自得,仿佛沉醉其中。关于“绕三灵”的源起,白族民间自古就以口碑的形式传诵着三则美丽动人的故事。

一. 绕山林”——以祈求风调雨顺
  传说很久以前,大理坝子还是一片汪洋,海水一直淹到了今日的点苍山。为此,人们只能居住在四周的高山顶上,并以狩猎和刀耕火种的方式为生。如遇上风调雨顺的丰收年景,人们便自认为是山神的赏赐,于是就砍一枝长势挺拔的树枝以充当神树,同时再找一些漂亮的竹枝充当道具,甩着、舞着,夜以继日的在山林里聚会狂欢,籍此感谢山神的恩赐并一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喜降福泽、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及人民能得以安居乐业。沧海桑田,不知多少年代后,天生桥的石洞最终被水冲开了,海水慢慢流走,因而人们也得以从四周的山顶陆续迁徙到了坝区休养生息,并且生活美满富足。可是有一年天气反常,直到端午天上仍然不见一丝风云和一粒雨滴,就连洱海也快干涸了,人们不知缘由只能翘首以盼。一天,一位高寿老人对大伙说:“以前我们的祖先虽世居四周山顶,可每年都要到山林中举行祈求山神护佑的仪式,自迁居坝区后由于生活安平而多年没能举行朝拜山神的仪式,大概是神灵发怒了吧?我们应该立刻祈求他的保佑。”大家遵循老者的意思,象祖辈那样连夜砍来了树枝、竹节,唱唱跳跳一直狂欢了三天三夜。第四天果然乌云密布、大雨瓢泼。这一来,人们都开始笃信有山神的存在,也因为此,人们每年把朝拜山神的这几天(农历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定为“绕山林”盛会,这种民俗一直延续至今。
二.“绕丧灵”——以祭祀“爱民”皇帝
  传说大理过去有个名叫段宗榜的皇帝,不仅才华出众、智勇双全,而且还爱民如子,因此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小康,也因此被大家尊称为“爱民”皇帝,敬如衣食父母。有一年的农历四月二十三日,皇帝带着皇后、妃子和成群的宫娥彩女来到点苍山五台峰下的庙里进香,不料突然抱病身亡。消息一经传出,百姓痛心疾首,纷纷自发披麻戴孝并且到庙中为其守灵。与此同时,也有的百姓还赶往洱海边上的仙都——金龟寺、点苍山应乐峰下的佛都——崇圣寺为其灵魂烧香祈祷,以祈祝爱民皇帝早日成仙成佛。丧事以后,人们还在皇帝暴亡的庙宇旁盖起了一座神都——圣源寺,并尊其为本祖之神。从此以后,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人们便会抬着各种祭祀物品绕着仙都、佛都和神都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直至人们认为爱民皇帝成仙成佛后,才能将这种哭泣的祭祀仪式改为欢庆的祭祀仪式,同时还将把原先的帛吊改成扶杨柳枝,把净水碗改成金钱鼓,把哭丧枝改成霸王鞭,把当年用来垫棺椁的四片木头改成双飞燕,并把麻布孝服改成盛装艳服,此俗延续至今。

二. 绕桑林”——青年男女谈情择偶
  传说原先在洱海边有座华丽的宫殿,宫殿的旁边有三片茂密的桑树林,白王的儿子常在林中嬉戏。一天白王的儿子入林未归,白王便命令全体文武百官去替其寻找爱子,但未找到;几天之后,白王又命令全体臣民都去替其寻找爱子,可是一连数周仍杳无音信。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白王想儿子也想得近乎发疯,便又下了一道圣旨:凡居住在洱海之滨的百姓每年的农历二十三至二十五日都必须到桑林去寻找他的儿子。但是由于白王平时生性凶残无道,因而人们都暗中记恨他,更无人诚心为其效命。不过他的桑林倒十分吸引人,由于平日想进无门,这三天的开放反倒成了人们,特别是青年男女求之不得的幸事。每年的这几天,成群结队的姑娘小伙便会以寻找王子为由进桑林中对唱情歌、寻找爱人。于是桑林便成了欢乐、歌舞和谈情则偶的最佳地方。年复一年的欢声笑语传进宫里终于气死了白王。从此后那片桑林便更热闹了,只要一到白王规定为其寻子的这三天,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便会在桑林中聚集,所以人们又把这种活动称作“绕桑林”。
时至今日,大理白族盛大的传统节日“绕三灵”依然以其独特的地方文化形式存活于民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族的乐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