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awcl 发表于 2014-5-7 11:56:31

创建幸福社区 奏响和谐乐章

  ——剑川县金华镇西门社区创建幸福社区记事之一 
  编者按 九尺高台,起于垒土。幸福与民生息息相关,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美丽幸福大理建设,必须以基层社区为基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2012年,我州正式启动“建设美丽幸福新大理”工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幸福,就要加大民生投入,着力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让广大群众从身边的发展变化中感受到幸福大理建设的成效。近日,记者深入剑川县金华镇西门社区采访,透过件件鲜活事例,亲身感受到在建设幸福社区工作中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变化。
  □ 本报记者 尚京云 特约记者 陈永和
  

  “幸福是什么?不是金钱,也不是权利,而是老百姓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得到解决,是生活中微小的愿望得以满足。”这是剑川县金华镇西门社区党支部书记任润谷对创建幸福社区的理解。
  在创建幸福社区工作中,西门社区制定了“两委”工作准则,要求“两委”干部从 “六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一个宗旨,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二”是两条原则,“以人为本”服务社区原则和“求真务实”取信于民原则;“三”是三项标准,勤于学习与思考、善于开拓与创新、乐于吃苦与奉献;“四”是四项要求,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难、暖千家心;“五”是五个清楚,优抚对象清楚、下岗人员清楚、特困群体清楚、人员结构清楚、居民需求清楚;“六”是六个必访,特困家庭必访、军烈属家庭必访、邻里矛盾纠纷必访,新迁入户及暂住人员必访、“两劳”释解人员必访、“法轮功”习练者家庭必访。平时工作中,“两委”干部以这“六个准则”对照检查自己,已形成了一套管理机制,大家都能自觉遵守。
  任润谷说:“群众利益无小事,但关心群众的利益却要从小事做起,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低保、危房改造、各种补助等,都由村民代表和党员共同决定,群众从来没有怨言。”
  这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少农民的土地被占用,“失地农民”能否再就业,直接关系到社区的和谐稳定,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成为了创建幸福社区的首要任务。针对这一问题,西门社区及时对失地农民进行登记、培训、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将服务失地农民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着力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社区结合当地实际,利用剑川白族群众对木雕、布扎等手工艺熟悉,社区居于城郊结合部等特点,先后开展了木雕、布扎、刺绣、导游、建筑等技术培训。社区中97岁的张德和老人和66岁的赵怀珠是白族布扎艺术的传承人,每年都在社区以各种方式开办培训班,传承技艺。同时,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渠道,对自主创业或就业困难的失地农民进行“特殊照顾”,帮助在创业中遇到资金、技术等方面困难的群众,支持他们寻找致富路子。目前,社区中已有70多户群众从事木雕、布扎、刺绣艺术加工或销售,26户群众从事旅游产业,开办农家乐和餐馆,解决就业180多人。西门社区自古文风昌盛,白族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明清古建筑群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随着大丽高速公路的开通,西门社区也即将搭上剑川旅游、丽江旅游的快车,迎来旅游产业发展的春天。
  社区党支部认为,抓文化就是抓民生,这也是他们创建幸福社区的初衷。近年来,社区着力打造“党员教育园地、廉洁文化园地、社区文化园地”,社区居民自编自演了以学习十八大精神、党风廉政建设、社区创业典型等为素材的小白剧、诗朗诵、白族歌舞等节目,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把社区文化带到居民身边,深受群众的喜爱。
  3月27日,夜幕刚刚降临,社区居民就自发来到剑川县城剑阳楼前,跳起了具有白族特色的广场舞。“现在我们放下锄头就能读书看报、下棋打球、唱歌跳舞。”正在文化广场跳舞的李大妈兴奋地告诉记者。许多和李大妈一样的社区居民用真诚的话语诉说着社区发生的变化,他们反映最多的是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小洋楼”盖起来了,广场舞跳起来了。古老的剑川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沃土上,正盛开着和谐之花、幸福之花。
责编:吴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创建幸福社区 奏响和谐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