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6uRSf 发表于 2014-5-7 12:13:07

保障房唱“空城计” “能居”更要“宜居”

  房子不仅仅是个遮风挡雨的所在,它也是用来“生活”的,对城市中低收入群体而言,还是用来“生存”的。这个群体讨生活的地点多半位于市中心,若居所离工作地点太远,则保障房就失去了“保障”的意义。
  山东1.29万套,海南9000多套,广东1.15万套……近日多个省份审计结果暴露出保障房空置尴尬。一边是中低收入群体期盼早日实现“安居梦”,一边是大量保障房空置“遇冷”窘境。经过几年“高速”建设,保障房进入“产出”高峰,但一些地方保障房入住率低,“民心房”屡遭尴尬。(《新京报》8月8日)
  说到住房空置,人们一般首先会想到商品房,不承想保障房也会唱“空城计”。一些城市的保障房空置率有多高?以深圳为例,该市最大公租房项目首批推出的8250套房源,45%遭符合条件的申请家庭弃租,处于闲置状态。
  在房价高企的年代,保障房寄托着太多国人的“安居梦”。本应趋之若鹜、一房难求的保障房,却被弃如敝屣,难道是我们的保障房已从僧多粥少变成供过于求了吗?事实显然并非如此。
  从相关新闻透露出来的信息看,保障房不受民众待见,大致有3个原因。其一,价格没什么吸引力。一些城市的公租房租金与市场价相差无几,远远超出中低收入阶层的经济承受能力;其二,建筑质量堪忧。日前媒体报道某地经适房小区建成入住,业主发现大门就像是纸糊的,稍微用力一推就是一个大窟窿;其三,区位偏远,市政配套设施差,生活不方便。
  这其中,保障房选址偏僻是很多城市的通病,无论是经适房、限价房还是廉租房、公租房,大多远离市中心。深圳市一套40平方米的公租房每月租金才600元,价格如此实惠,为何竟然有近半数公租房遭弃租?一位深圳市民道出其中缘由:项目位置偏远,到公司上班路程将近30公里,不堵车每日来回要花3个小时。这真是租得起、住不起。
  一些地方政府不愿意将市中心的地块拿出来建保障房,显然还是为自身政绩和利益考量。市中心的土地寸土寸金,那都是要用于商业开发带动GDP上涨的,若用来建保障房,单是土地财政就要少掉一大块。然而上级下达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又不能不完成,于是“位置偏”、“配套差”就成了某些城市保障房的代名词。海南省住建厅一位干部坦承:“入住意愿较低的保障房基本都处于距离中心城区较远的地方,属于生僻地建房‘凑数量’”。
  房子不仅仅是个遮风挡雨的所在,它也是用来“生活”的。换言之,保障房不仅要“能居”,更要“宜居”。而只重“凑数量”,不考虑中低收入群体工作生活便利程度的保障房,看上去更像一些地方政府的“政绩房”,而非“民心房”。
  保障房大量空置既无助于改善民生,又浪费资金、土地,这种状况亟需改变。解决的办法或有两个:其一,要改变目前保障房建设考核将建成数量作为主要乃至唯一评价标准的做法,房屋质量、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区位等,同样应是重要的考核依据;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保障房建设从规划、设计到施工、验收,公众不能没有话语权。保障房不是政府对保障对象的施舍,而是后者的权利、政府的义务,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理论上而言政府不能单方面操作,必须尊重公众意愿。建议引入公共听证程序,在保障房立项之初,就选址、价格等问题充分征求公众意见。
  责编:吴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保障房唱“空城计” “能居”更要“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