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yujie 发表于 2014-5-7 12:14:46

探秘:大理古塔千余年屹立不倒的建筑奥秘

  大理古塔随着佛教传入大理地区,以其特有的魄力,融入大理的山山水水,装点着这片秀丽的河山。
  古塔这一佛教的重要建筑物,最初还保持着浓厚的外来风格,传入大理地区后,与当地的建筑相融合,形成了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的民族建筑。大理现存的古塔多为砖石结构,早期采用红烧土作为粘合剂,中、后期才开始使用石灰。这样的建筑能千余年的屹立不倒,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同时也为我们今天的高层建筑,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大理地区的古塔在造型方面有下列几种类型,有窣堵坡式塔、四门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喇嘛式塔等等,保存至今大部份为四门式也就密檐式塔。这种塔式占了大理现存古塔的90%,这种塔一般只采用简单的浮雕,到了后期基本就不再作任何装饰。这类古塔,挺拨高峻,古朴大方,如今大理境内的崇圣寺塔、佛图寺塔、弘圣寺塔等,都是四门式塔。窣堵坡式塔和亭阁式塔,是早期原始塔型,这一类型的塔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它流行的时间很短暂,它们的塔形,今天我们也只能从一些石窟造型装饰和出土的塔模中寻找到一些踪迹。说明这类窣堵坡式、亭阁式塔,曾在大理地区流行过。喇嘛式塔在大理地区还能寻得一些踪影,如宾川县鸡足山尊圣寺内的尊圣寺塔,就是喇嘛式塔,这种塔实际上是从窣堵坡式塔发展而来,方型基座上立塔身。就其外部形状来说,有四方形的,也有六边形的;有八角形的,也有圆弧形的。就高度而言,既有中外著名六、七十米左右的大塔,也有声誉不彰、矮至四、五米的小塔……
  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古塔与佛教有密切的联系,其建筑材料主要有是青砖、极少数用石料。石料多用在基础部分,到了明清以后,大理地区佛教已由兴盛走向衰落。佛教塔的数量有所减少,出现了一些以祈求人杰地灵,镇灾避邪的镇风塔、镇蝗塔、文风塔、文笔塔等名目繁多的风水塔。此类塔在现今保留下来的古塔中约占20%,这些不同时期、不同材质、不同造型的塔,历经千余年沧桑巨变,风雨剥蚀,依然屹立于苍洱之滨。这些大理古塔和古塔所储藏的大量珍贵文物,为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责编:段超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探秘:大理古塔千余年屹立不倒的建筑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