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gdang2 发表于 2014-6-1 23:13:37

被败坏的青春

我曾在当代文学史考试上吐槽道,八十年代以前的绝大多数中文小说都只具有文学史价值不具有文学价值,想来这是为什么我的美人老师给我那么低分数的缘故。虽然这学期基于学业的缘故,不得不读一大批红色年代的作品,依然无改于旧评价,哪怕是被许多朋友推崇万分的王蒙。
王蒙的诸多小说,比如这本《青春万岁》,贱人般的矫情和孩提般的天真散漫混杂在一起,最终只能像一杯隔夜的咖啡令人反胃。这种风格倒适合写散文,像他漫谈老子的文章,就很有味道,但拿来写小说着实是在败坏他作为一个大名士的才气。林贤治曾这样评价王蒙:“如果说五十年代初期,王蒙还是一个纯洁的、严肃而热情的“少布”(指少年布尔什维克),那么二三十年后,他已经成为一个往来于雅俗之间的两栖人了。”在我看来,对郭敬明无比称道的王蒙是一个紧跟时尚的人,倒不是说时尚有什么不对,只是就文学而言,只有开一代风气之先的人,才值得称道。雅不能大雅,俗不能大俗,王蒙的格局着实有些狭隘,不为人子,不成大器。
八十年代以后中国文学人才济济众星璀璨,只有王蒙名不副实,不过考量到中国古怪的政治环境和时代背景,倒也可以体谅王蒙失败的一生。他的这一生才气与血气一同被败坏,随着他的青春,他笔下那群女孩子的青春一同落花流水春去也,在共和国六十年的沧桑当中消磨地干干净净,不见一丝血色。翻开《青春万岁》这本当年的青春文学,一九五七年他十九岁初登文坛的投名状之一,我们看见的是以郑波、杨蔷云、李春、呼玛丽、苏宁等几个高三女生之间的故事,她们欣慰于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歌颂伟大祖国,积极引导同学们入团,入党,参加各种先进性教育。故事的矛盾在于郑波、杨蔷云为代表的先进分子起初因为参与大量的红色会议而耽误了学业,不得不与只红不专的李春斗争,最终大家各自认识到了错误,在大团圆的结局中又红又专,成为猫主席的好孩子。
我是怀着极大的厌恶读完这部小说的,因为这群小女孩个个面目可憎,年纪轻轻,却老成的不像人样,倒是李春这个一直被批判的人物她的精神气很讨我的欢心,可惜最后她也不得不堕落,被吃人的旧社会给吞噬掉了。我总是忍不住想起《红楼梦》里宝玉的看法,每一个出嫁的妈子年少时都活泼鲜艳,一嫁人便臭气熏天,不忍直视,漂亮的眼睛沾满了俗气,早已变成死气沉沉的鱼眼珠子。同样是末世人物,王蒙笔下的人物更加不堪,每一个人物都毫无自身主见,在末世随波逐流,若是尼采见了,不知道该如何嘲讽这广场上密密麻麻站不住脚的群蝇。
极权主义打破了传统的“统治”或“治理”边界,模糊了“统治”与“被统治”的界限,使“被统治者”成为“统治”不可缺少的要素。传统的专制主义仅仅要求被统治者的“服从”,而极权主义要求的是“被统治者”发自内心的“合作”。为此,它要求对人的改造或“新人”的塑造。信息封锁和宣传垄断使得大多数的人们生活在被意识形态所包裹的虚假的生活之中,女孩甲、女孩乙主动接受了红色政权施与的规训,并迫使游离在外的女孩丙成为“我们这个集体当中的一员”。 每一个被统治者都在亲切地说这是我的祖国,但唯有统治者才有资格说这是我的帝国。
不过,若是姑且抛开意识形态,理性!中立!客观!地去审视这部小说,这依然是一个悲剧,亦或者这是一个喜剧,所谓的喜剧指的是在无所定规的世界里人沉溺于畏烦闷的选择毫无意义,到头来白茫茫一片真干净。我无意否定女孩子们的热情,也无意否定王蒙在创造这篇小说时候的热情、真挚、希冀等一切良善的词,这一切在故往都被人津津乐道与夸耀。我想说的是他们不想辜负的好时代最终辜负了他们,青春时期的种种美好愿景随着极权主义自身的逻辑被卷入机器当中,不见骨肉,不见魂魄,空有好皮囊无人牵挂。所有人的青春都被败坏了,所有人的希望都被抹杀了,共和国的前三十年根本毫无意义,让我们假设随着时间推衍,王蒙笔下的女孩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都会遭遇什么命运呢?大多数人要么是在政治运动中被打倒,要么是在饥荒中饿死,要么是兼而有之,只有最幸运的人才能无灾无故勉强苟活到八十年代幕府开国,倾听春天的故事。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不是茫然找不到希望,而是允诺给予希望的人最终亲自将希望踩在脚下践踏。
王蒙这个少布尔什维克应该深有体会,早早被流放到新疆苦熬春秋想来已经世事洞明,只是一直不想说罢了。也难怪八十年代以后的王蒙对理想主义若即若离,早年一直为革命叙事服务的他现在虽然又重新为新时期现代化的叙事埋头苦干,但那份真诚早已消失不见。撰文支持表面上玩世不恭但内心潜藏着猛虎细嗅蔷薇的王朔,表态看好无所谓宏大理想无所谓政治参与的郭敬明,诚所谓举世皆欲杀,我独怜汝才,啧啧,啧啧。王蒙对大时代的精神气质把握地很快,但是这种把握在我看来总是二手的,从来没有格局宏大的作品能令人称道,对时代的把握也是残缺不全的。末人看世界,世界也只能是残缺的。
同样是讲青春文学,王蒙与郭敬明的共同之处在于争当各自时代的护教士,两人格局虽然一样狭隘,但精神气质总让人感觉仿佛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失散多年的亲生兄弟。倘若将郭敬明设身处地在王蒙当年的位置上,想来给出的会是一样的手笔,尽管两者关于青春的叙事因为时代的缘故是如此的尖锐和格格不入。“格局不大,往往是因为屌丝,如果什么都有,富贵几代,很难有不大气的,拥有的本身就少,还要格局大,很难大得起来。”今天在豆瓣如是评价郭王二人时,页面刷新出这句话,说来倒是无比的恰巧和贴切。(《青春万岁》书评/忏悔者陈毓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被败坏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