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咸丽 发表于 2014-6-21 23:41:41

大理市实现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管理

为提高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创新垃圾收集清运处置新模式,探索洱海保护新经验,大理市按照“科学治理、科技领先、城乡一体、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引进先进技术,采用市场化运作,于2012年启动实施了洱海流域垃圾收集清运处置系统工程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开展垃圾收集清运处置工作。即:投资1.1亿元在洱海流域的两区和下关、大理11个乡镇,共建设10座垃圾中转站,购置垃圾转运车15辆,小型垃圾收集车111辆,收集箱体1002个;投资4.2亿元,实施装机容量12兆瓦、日处理生活垃圾600吨以上的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投资326万元构建数字化监管系统,实现对市场化运作企业运营情况的全方位监管。通过项目实施建成一套从垃圾产生到处理的完整运行模式,实现城乡垃圾收集清运处置一体化管理。目前大理市洱海流域垃圾收集清运处置系统城乡一体化管理模式初步建成,运转正常,实现了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全覆盖、压缩转运全封闭、焚烧发电资源化、监督管理数字化、建筑垃圾再利用”,呈现出超前谋划、城乡一体、市场运作、数字同步、资源利用等五大亮点。截至2014年6月8日,共收集清运处理垃圾240049.33吨。
垃圾收集:收集清运全覆盖
大理市现有常住人口65.7万人,日产生活垃圾约688.94吨。多年来大理市一直致力于生活垃圾收集管理模式及处理方式的探索,建成库容为520万立方米的大风坝垃圾填埋场一座(日填埋处理生活垃圾约300吨),大理市医疗废弃物处置场(5吨/日,服务年限20年)。2003年至2010年间,在农村建设了6个小型堆放式生活垃圾中转站、1000个垃圾收集池、50座垃圾焚烧炉。对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实行“农户缴费、政府补助、村收集、镇清运、市处理”的模式进行收集处理,对主要城区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原则,主要采用道路清扫收集、果屑箱收集、垃圾清运车收集的模式进行收集处理。目前,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已全部做到无害化处理。
垃圾转运:压缩转运全封闭
按照“全市一盘棋、城乡一体化”的思路,2012年6月,大理市面向全国公开招标,引进重庆耐德新明和工业有限公司投资9387.94万元,在环洱海流域高标准投资建设10座大型垃圾压缩中转站。
垃圾压缩中转站属大理市海东垃圾焚烧厂配套项目,实行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监管,从2012年开始建设,项目总投资11372.74万元,生活垃圾日处理量在600吨以上。该项目计划在环洱海流域的凤仪、挖色、海东、开发区满江、开发区东城、喜洲、古城、上关、下关北区、下关南区等11个乡镇新建10座大型垃圾压缩中转站,其中日处理50吨中转站5座,日处理150吨中转站5座;购置配套的压缩设备、拉臂钩车15辆及配套箱体30个及111辆小型垃圾收集车、1002个收集箱,2015年底全面完成项目建设,确保“全覆盖、无剩余”收集。据介绍,生活垃圾通过压缩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垃圾运输成本。因垃圾压缩处理后体积减小,一辆转运车运输的垃圾重量可达15吨,约为直接清运车的3倍。压缩转运过程全程封闭作业,配合除尘除臭措施,可有效避免二次污染。

黄咸丽 发表于 2014-6-21 23:41:41

垃圾处理:焚烧发电资源化
2010年8月,大理市以BOT(投资建设——运营——移交)方式引进重庆三峰环境产业集团公司,在海东镇杨柳菁投资新建一座日处理生活垃圾6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总投资4.2亿元,其中:厂内建设及投资2.1亿元由重庆三峰环境产业集团公司负责,厂外配套建设及投资2.1亿元由政府负责。2012年12月20日,海东垃圾焚烧发电厂完成主要工程建设后开始接收垃圾,目前已正式运营,截至2014年6月8日,焚烧厂累计焚烧垃圾217161.416吨,累计发电5345万多度。
从垃圾围城、垃圾围村,到垃圾焚烧发电再利用,大理市对垃圾转运和处理环节实行市场化运作,分别引进具有专业技术力量和运营经验的耐德新明和公司、三峰再生能源发电有限公司负责中转站和焚烧厂的运营,不仅彻底解决了垃圾中转过程中“抛、冒、滴、漏”等难题,还攻克了“垃圾无害化处理”、“垃圾资源化利用”等技术难题,让废物资源再利用,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信息中心:垃圾监管数字化
在大理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信息中心监控大厅,随着操作人员鼠标的点击移动,通过视频监控、车辆的GPS定位及实时数据传输,全市垃圾中转各站点、垃圾焚烧厂点的运行情况,各站点进站垃圾量的准确数据,就可实时掌握、一目了然……经过前期招标、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后,2013年7月1日,投资326万元的大理市垃圾收集清运处理信息化管理系统完成建设并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对全市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的“数字化、视频化、定位化”管理。
为了加强对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环洱海流域10座大型垃圾压缩中转站建成后的运营管理,有效地监控垃圾中转、收集车辆收集清运情况,实现对各站、厂点视频监控及实时数据传输,大理市于2012年12月启动实施了洱海流域垃圾收集清运处理信息化管理系统项目。信息中心通过视频监控掌握各站点的运行情况,实现对称重全过程的监视;通过GPS系统定位实现对车辆的高度管理;通过实时数据传输,将各站点的称重数据及相关信息实时传输到信息中心,以“数字化、视频化、定位化”的科学管理,实现对环洱海流域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工作的全方位监管。
建筑垃圾:减量回收再利用
据不完全统计,随着城市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的增多,大理市每年建筑垃圾排放量已达上百万立方米,难以回收再利用,加之没有有效的消纳场地,导致大量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随意丢弃堆放到城乡结合部、偏远城郊等。
为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和处置,提高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水平,经多次讨论修改和听证,2013年12月31日大理市公布出台了《大理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自2014年2月1日起实行。《管理办法》对倾倒建筑垃圾的管理和处置场地作了规划,计划在全市10个乡镇分别建立一个建筑垃圾场中转站,在两区一委建立4座建筑垃圾处理场。中转站由乡镇管理,处理场由市级管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理市实现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