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眼睛能够看穿永恒和历史的真相
“下棋这玩意儿原本就是用来代替战争,不只这样,还包括弑父逆伦。看,下棋自始至终不过是力求攻王。下棋,与其说是战争的艺术,倒更像是谋杀的艺术。”这句话揭示了《佛兰德斯棋盘》的故事核。一幅修复中的世界名画《对弈》被意外发现深藏在颜料最低层的谜题“谁杀了骑士”,从而导出15世纪的一桩历史公案,并牵扯出现实中一连串的命案。艺术家、棋手、学者、拍卖行中介、卖家全部牵扯其中。这幅画作包涵了生命、美、爱、死亡和背叛,待谜题解开之时,留下的是对成败以及命运的重新定义。
故事从《对弈》讲起,画布上的黑白格子残局是支撑整个故事的框架。15世纪的画家是通过对棋盘细致入微的描绘来暗示“谁杀了骑士”的,而故事的现代部分又是通过棋手与“隐形棋手”的对弈来破解凶杀案,所以内容里面涉及大量的对弈过程。对弈者通过现有的棋局倒推,推测对手上一步、下一步都要怎么走,有复杂漫长的推理过程。对于不懂国际象棋的读者来说,可能略显枯燥,但是稍微补课、了解了比赛规则之后,就会对解谜过程着迷。这一点丝毫不会对阅读造成困扰。
如果说《达·芬奇密码》是在宗教背景下设计了一连串惊悚和阴谋,激发了广大读者的宗教研究热情,《佛兰德斯棋盘》则是给读者上了一堂生动刺激的历史、美术、数学、音乐混搭的科普课。这本小说里的人物擅长将枯燥繁琐的理论知识变成破案的秘钥,玄之又玄的秘密在他们口中变成窈窕瑰丽的美人。早年有本《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综合讲述哥德尔的数理逻辑,艾舍尔的版画和巴赫的音乐,构思精巧,被人奉为“神书”,却也有人看不懂(比如说我),《佛兰德斯棋盘》碰巧也讲到了巴赫的音乐之中潜藏的数学谜题。“巴赫是个音乐倒置迷,他的棘手卡农里面,原始主旋律每升一个音调,他就加入一段对等降级的旋律... ...音乐的组成不是只有影像、物体的位置分布和空气中音波的震动,还加上了它在不同的人脑中产生的情感震撼... ...”这样的对白究竟是帮助破解棋局还是混淆视听,只有看完故事才知晓。
当谜底一个个被解开,局中人开始反思人生。“当你们站在我们那幅名画之前,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究竟是在画里还是画外?事实上,我们厚着脸皮去挖掘别人的秘密,说穿了,那同时也就是自己想隐藏的秘密。这还是很危险的,就像打破镜子去瞧瞧水银后头的世界到底是什么。这不会令你们毛骨悚然吗?”
成败,都是棋局的一部分,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但是对于某些视自尊贵过生命的人来说,向低俗的对手低头万万不可。对手只以等待为唯一策略,像只蜘蛛守在网中央一动不动,是个十足的懦夫。而他有着无所不能的想象力,有着敏感的内心,有着清明锐利的思虑,在黑白格子之间布下美丽和谐的精密网络,他焉能将荣耀归于不冒风险之人,将羞辱归于不应失败之人?他的眼前不仅仅是一组愚蠢无比的棋子,而是一面生命的镜子,有血有肉,有生有死,有胜利有牺牲。
失败抹杀一切,不仅摧毁失败者,也歼灭他的想象力、梦想及自尊。他的“手肘撑在桌上,手掌扶额,双眼紧闭,倾听武器的杀伐声消失在阴影交杂的山谷中。他永远不再下棋了,他要抹去这段记忆,如同法老王自碑上除名一般不存痕迹。他对着那只棋子伸出手去,带着无限的温柔,缓缓让它倒在空荡荡的方格上,结束败战之王的生命。”
棋手同样也是受禁锢的囚徒,受不同的棋局缩困,受困于日复一日的白日与黑夜。上帝操纵棋手下这步棋,这棋手也只不过是上帝手中的一只棋子。帝的背后又是哪位全能者在掌控全局呢?这由尘土、时间、梦想和垂死挣扎交融而成的人生?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能洞悉这背后的一切。(《佛兰德斯棋盘》书评/张躲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