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心理美学图,一片美丽新大陆
这是我一周之内看到的第二本有关设计的文本了,读来读去竟也从设计小白成为了“小黑”。首先,闲话不说,我把整本书的架构给大家理一遍。全书不足140页,共12万1千字,分成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言之“设计战略的制定”而第二部分称之为“设计战略的实施与消费者体验”。从逻辑上来讲没有什么问题,但从一本书的角度来讲很单薄,反而更像是一篇冗长的论文。
全书的章节分布也很清楚:第一章“奠定成功的基础”正如打开一瓶神秘葡萄酒的开瓶器,已经旋紧,亟待开启,芬芳散而未散。这第一章就是掀起了本书盖头的一笔,让心理美学的真面目闪亮登场。开篇里两位作者便直指设计过程面对的两大难题,一则是构建丰富、有效的消费者购买心理,让消费者想买、愿意买、花钱买;二则是探索更加有效、更加默契的合作方式。
针对此,作者们引出来了其应对方案——心理美学,即是通过设来计建立消费者与产品、品牌间的情感联系。接下来,便开始解决操作层面的问题。对于如何在实践中将情感因素融入设计过程的问题,他们给出了七个步骤,分别是“搭建对话平台”、“描绘未来”、“为消费者赋予个性”、“把握机遇”、“完成设计过程”、“情感参与”和“回馈消费者”。语言虽然空洞,看不出要讲什么内容,但却实实在在成为了本书接下来的章标题。前四个就分别是第一部分二到五章的标题;后三个则成为了第二部分一到三章的标题。
单从这初初接触到的语言和全书结构,不难看出作者理性思维与学术语言的痕迹对其书风的深刻影响。我完全是在读论文期刊,而不是一本通俗读物,这点希望大家有所了解。
我在读书的过程中曾经怀疑是译者的翻译问题,但是在没有对照原著的前提下,仅仅从译出的文字观察,句式不算复杂,结构也不繁复。所以基本可以判断原著作者的文风就是有点儿严谨而刻板。这样的书本怕是很多人读起来缺乏趣味性,我在此再次向大家声明。与此同时这样的风格通常却更容易给我们很多新的知识和工具,比如说“心理美学图示”的提出。
这个建立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图基础上,对应翻译为心理美学图纵轴,再辅以“互动性”这个第二维度为横轴的图示成为了全书论述的核心。据此作者将包括Amana在内的四家公司成功的利用设计开拓新市场的过程科学的诠释。再加上书里及时的图解更加深了读者的理解。
这个工具的提出无疑是书中最具黄金点的地方。但我建议读者在看这一部分的时候可以直接看四个公司的例子,然后跳至第一部分结论页部分就可以了。作者在介绍每一部分的时候花太多时间磨叽了,太冗长,且没有价值。至于第二部分,大同小异,可以直接以扫读的方式完结。如果实在觉得太枯燥,建议大家可以买一本《参与感》,翻阅其中的“设计篇”对照阅读。这部分通俗且趣味性十足,很多看似不同的概念其核心别无二致,各位可以放心去看。
我一直怀疑作者是故意将此书写的总体上枯燥,细节上精悍的吧!将核心的东西遮掩在不起眼的文字里,这样做真的会埋没这本书的。幸亏耐心总是会有收获,我看到了这带绣的黄金。
一张心理美学图,一片美丽新大陆。苹果、google、小米以及无印良品,他们都凭借着设计开拓了新市场,那么各位还在等什么呢?(《设计的魔力:心理美学带来的商业奇迹》书评/杜子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