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断奶了啊,少年
翻开《把世界搞好啊,少年》这本书,看目录的时候要当心,它很可能引发强迫症、焦虑症、密集恐惧症,以及因为年纪不在“小”了而紧紧抓住青春尾巴的返老还童症——因为满篇都是“小”:小补丁、小迷信、小鞋子、小妖怪、小文艺、小飞翔、小武侠... ...怀疑作者或者编辑是处女座,搞了这么多整齐划一的题目来规整我们五又奇形怪状彩斑斓的童年。当然,这是个玩笑。这不过是延续了作者上一本书《一觉睡到小时候》的风格,继续在做“小时候”的美梦。
说起来,70后、80后的人,“小时候”真的是贫瘠得可以,物质生活不那么丰富,现在看来简直“可怜”。衣服鞋子的款式少,又不能经常买,买了又舍不得穿。作者写到的买一双皮鞋只能到“重大场合”才能穿,结果脚长大了只好忍痛割爱送给弟弟穿。现在的孩子可能看不懂,但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必定感慨万千。
零食的种类也少——甚至正餐的种类都非常有限。女生可能还好点儿,长身体的半大小子吃完就饿,恨不得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所以树上结的什么苹果、梨子、柿子,几乎等不到“寿终正寝”那天,就被淘气的熊孩子弄下来送进肚子。《少年》里写拿铁锹去挖田鼠洞、把洞里的黄豆弄回家来卖钱换豆腐和冰块,如今的小孩子恐怕无法想象,但那确实是一代人曾经拥有的回忆。
物质上不富裕,玩起来倒是啥乐呵,招猫逗狗是小意思,冬天滑冰,夏天游泳,听鬼故事... ...实在没得玩儿还能做白日梦。作者说,看到《射雕英雄传》里面欧阳锋跳悬崖,把裤脚扎起来,将裤子变成一个人工降落伞,他也去实践... ...结果可想而知。听起来像笑话,但是多少“梦”变成了“梦想”,又有多少“梦想”鼓励少年们为之奋斗打拼一生。
书中的姑姑问:“你的梦想是什么?厨师还是司机?”
少年没有回答,却在心里默默地想:“梦想对于我,是遥远又陌生的,我说不好它是什么样,只能打个比方:它应该是花瓣上挺着的朝露,它和刚刚开放的喇叭花一样,因为只能存在一个清晨,所以使劲儿晶莹剔透,一滴就能反射整个太阳。它天生一尘不染、光芒四射,睡觉时遇见会笑醒,和人说起时没法启齿,走路时碰到会羞涩... ...它怎么能是厨师和司机呢?”
彼时的少年尚且看不到世界的边界,恍惚以为村头的树影就是世界的边界。
后来他循着他的“梦想”走出去,知道世界大得无边。当他衣锦还乡,经过童年常去的小卖店,老板笑着说“哟,你有十几年没来买东西了啊”,仿佛时空错乱。要定定神才能看清楚,当年那个往酱油里兑水的老板早已不在,继承家业的是他的儿子。那儿子曾经坚决抵制继承父业,却千回百转,回到他父亲操劳一生的地方,挑起家里的担子。
外面的世界精彩,外面的世界也无奈。
当QQ验证消息闪动,发觉申请好友的竟然是多年不曾联系的老师,心情如何?当你发现老师加你好友的目的是借钱买房子,心情又会如何?
世界大得无边,却也很有限。
《老友记》里有一集讲,莫妮卡跟久别重逢的高中同学奇普约会,而奇普恰恰是当年甩掉瑞秋的负心人。所以瑞秋跟莫妮卡大发脾气:作为好闺蜜,你怎么能跟抛弃我的渣男在一起呢?莫妮卡说:“因为我饿。”在莫妮卡的少女记忆里,奇普是骑着摩托车在校园里飞驰的完美少年,只有校园里最漂亮的女生才能成为他的女友,而当时的莫妮卡超级肥胖丑陋,对帅哥只有远远看一眼的份儿。时隔多年,莫妮卡已经蜕变成身材火辣的美女,街头偶遇奇普,你侬我侬,莫妮卡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看到《少年》的时候,我很自然想到了这个桥段。都是回忆从前,混杂着各种遗憾,并且有补记的“后来”。有些真的是狗尾续貂,可是想想,这些复杂的无奈不正是成长的最佳诠释么?故事不一定有美好的结局,但是看起来完整了,满足了人对“圆满”的向往。就像莫妮卡对奇普的渴望,与其说她是喜欢现在的奇普,不如说记忆里那个可怜巴巴的胖女孩想填上青春期的一个黑洞。
同样,《少年》写到这里,“小时候”的梦似乎可以醒了。物质和精神匮乏的时代真的没什么可怀念的,如果可以选择,谁不愿意吃好喝好玩好。庆幸当初的少年少女们都可以梦想成真,去到想去的地方,爱到想爱的人。让记忆中那些贫弱委屈的孩子都得到安抚,以后的路才能走得更坚定,更轻松。小孩子断奶的时候都在哭喊,可一旦适应了成人世界的饭菜,还都吃得蛮有滋味的。《少年》这本回忆录帮所有70后、80后做了一次童年巡礼,合上书,我们可以笑着对远去的少年少女说再见了。(《把世界搞好啊,少年》书评/张躲躲)
页:
[1]